4月20日下午,天气晴朗,但在三职校参加体育中考的老师和学生们心头都笼上了一层乌云。宁波余姚市姚北实验学校的一位九年级男生在参加1000米长跑考试时突然心脏骤停,短短几分钟内便和同学们阴阳两隔。
事后,姚北实验学校发布了一个声明:
我校孩子于今天下午参加体育中考,在长跑项目冲刺阶段,一男孩因身体突发状况出现休克。教育局当即采取应急措施,组织医护人员及有救护知识的老师迅速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及联系家长,及时把孩子送至人民医院进行抢救。很可惜的是,最终没能挽回孩子的生命,为此我们感到悲痛万分。在此之前,学校也专门安排了一次九年级学生体检,该孩子身体并无异样。
三职校操场上的监控记录了全过程。4月20日下午,参加长跑项目考试的男生们正在奋起直追,快到终点时,一个男生突然倒在了跑道上,时间定格在14点31分21秒。3位体育老师同时向他跑过去,检查后为他做心肺复苏抢救。14点35分,在场的老师拨打了120急救电话。14点49分,市人民医院的急救车到达现场。
据市120急救站副站长李哲介绍,医生到现场时,男孩已经没有心跳了。从路上到医院,医生全力抢救至下午4点,但是男孩还是没有生命迹象,医生在严谨地确认后宣告死亡。“从医学角度上来说,猝死的原因是不可知的,这个男生以前也没有任何相关病史。”
李哲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处理两三个心脏骤停的患者,让他感到痛心的是,很大一部分心脏骤停的患者经过及时处置是有可能避免死亡的。“心脏骤停后的5分钟是抢救的黄金时间,超过5分钟后,就算救回来了,大脑和其它人体器官也会因缺氧而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留下种种后遗症。”李哲说,“然而,急救医生在5分钟内就能赶到现场几乎是不可能的,让普通民众都学会心肺复苏,成为现场救护者才是救人的关键。”
那么,正确的心肺复苏应该如何实施呢?李哲告诉记者,主要分为四步。
如果见到有人晕倒,首先是检查脉搏,配合呼叫、探测呼吸等方法,确定是否为心脏骤停。
如果确定是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按压。按压时,抢救者将手掌根贴在患者的胸骨下部,另一手掌叠放在手背上,手指翘起脱离胸壁,也可用两手手指交叉抬手指。抢救者双肘关节伸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肩手保持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压方向与胸骨垂直。
按压的位置为胸部正中、两乳头之间,对患者(成人)每一次按压的深度要达5—6厘米,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即1:1),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接下来要做的是打开气道,可使用仰头抬颏法、托举双颌法。
打开气道后,开始做口对口吹气,也就是人工呼吸。救护者拇指、食指捏紧患者的鼻翼,并深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者口唇周围,缓缓将气体吹入,吹气时间为1秒钟,每次吹气两次,患者胸廓隆起即可。
重复进行心脏按压和口对口呼吸,直到患者恢复心跳或救援到达。
李哲介绍,市人民医院的急诊中心定期开展心肺复苏急救的宣讲培训,得到市民的热烈响应,至今已为5000—6000名市民提供培训,去年还向梦麟中学的全体师生普及了心肺复苏的急救知识。另外,红十字会也提供相关培训,市民可自行报名参加。“但愿全民能提高急救意识,并通过普及教育,去全力拯救我们可以拯救的生命。”李哲沉重地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