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其竞相演绎“点沙成金”传奇(2)

www.antiquew.cn/news/ 2018-08-13 10:40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这是鄂尔多斯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内养殖的鸵鸟(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邹予 摄

  如今,库布其沙漠一带已经成为内蒙古有名的奶牛、肉牛、肉羊养殖带,獭兔、鸵鸟等特色养殖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图文互动)(3)库布其竞相演绎“点沙成金”传奇

在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官井村,一名村民在玉米地附近放羊(7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邹予 摄

  库布其沙漠的固沙林以沙柳、柠条、羊柴等灌木为主,每隔3—5年需要平茬一次,否则就会枯死。平茬产生大量枝条,可以源源不断地为饲料厂、人造板厂、生物质发电厂等灌木资源开发企业提供原料。

  “灌木几乎不含硫等杂质,是清洁燃料。”杭锦旗源丰生物质热电公司的一名技术员介绍说,这家企业每年消耗灌木枝条约20万吨,可发电2亿多千瓦时。为了运营,公司以“公司+农户”的方式,带动当地农牧民种植沙柳等灌木林20多万亩,每年发放灌木收购款6000多万元。

  库布其沙漠北缘的风水梁一带,曾是起伏的沙海,53平方公里范围内没有一户人家。从2005年起,东达集团在此栽树种草,如今这里绿树萦绕,厂房、小区掩映其间。

  以沙柳等枝干生产人造板,下脚料种草菇、鲍菇;以柠条等灌木嫩枝叶生产饲料,养殖獭兔,再用屠宰下脚料饲养狐狸、貂等,在养殖基础上又发展起肉食、皮草加工项目……目前,风水梁已入驻企业30多家,每年消化沙柳、柠条等灌木枝条30多万吨,可出栏獭兔500多万只,形成了3万只狐狸、3万只貂、2万只貉的养殖规模,年收入近10亿元,辐射带动3000多个养殖户。

  除了种养业和加工业,库布其还刮起了旅游业风暴,原本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如今建立起七八个大大小小的沙漠旅游景区,响沙湾、七星湖、恩格贝、银肯塔拉……滑沙、沙地车、骑骆驼、沙上排球等游乐项目异彩纷呈,每年吸引游客百余万人次。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带动了沙漠增绿、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如今,库布其人已经构筑起初具规模的生态经济体系,走出一条治沙、产业、扶贫多轮联动的绿色发展之路,昭示了生态文明的美好前景。”鄂尔多斯市林业局局长韩玉飞说。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