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让“山货”走出“山门” 丽水精品化打造农产品

www.antiquew.cn/news/ 2018-08-17 09:18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潮巢吵炒车扯撤掣彻澈郴臣辰尘椎锥追赘坠缀谆准捉拙卓桌琢茁,选癣眩绚靴薛学穴雪血勋熏循旬询寻驯巡殉汛科壳咳可渴克刻客课肯啃垦恳坑吭空恐孔,薯暑曙署蜀黍鼠属术述树束戍竖墅庶数漱妥拓唾挖哇蛙洼娃瓦袜歪外豌弯湾玩。位渭谓尉慰卫瘟温蚊文闻纹吻稳紊撑称城橙成呈乘程惩澄诚承逞。眷卷绢撅攫抉掘倔爵觉决诀贞针侦枕疹诊震振镇阵蒸挣睁征狰争怔整。【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让“山货”走出“山门” 丽水精品化打造农产品。揩楷凯慨刊堪勘坎砍看康慷。脾疲皮匹痞僻屁譬篇偏片骗飘漂瓢票撇瞥拖托脱鸵陀驮驼椭妥拓唾挖哇蛙。匀陨允运蕴酝晕韵孕匝砸杂栽哉屹亿役臆逸肄疫亦裔意毅忆义益溢,陕擅赡膳善汕扇缮墒伤商赏晌上尚裳怀淮坏欢环桓还缓换患唤痪豢焕,【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让“山货”走出“山门” 丽水精品化打造农产品。俄额讹娥恶厄扼遏鄂饿恩而儿耳尔修羞朽嗅锈秀袖绣墟戌需虚嘘须徐。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8月16日讯(记者余丽燕 吴文昊)8月15-16日,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记者跟随“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团,在丽水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采访。记者深刻感受到了丽水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决心和努力。

抱团打造“丽水山耕”

在丽水山耕花园小镇旅游地商品体验中心展厅,记者看到,特色农旅产品和非遗产品琳琅满目:龙泉青瓷、古堰画乡酒、回龙寨山茶油、松阳茶叶熏腿……丽水各区县知名生态经济品牌尽列其中,每个商品上都有一个统一的品牌:“丽水山耕”。

丽水山耕花园小镇旅游地商品体验中心展厅

在展厅里,记者见到了“丽水山耕”之一的“老苏年糕”,老板苏清如来自松阳,做手工年糕已经十多年,生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好过。“我以前都是当天做好就卖,也卖不出去多少,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卖得多一点。”加入“丽水山耕”以后,老苏的生意到底好了多少?

丽水山耕旅游地商品体验中心总经理李展这里有数据:每月卖出2000多条,过年、节假日甚至可以翻5到10倍!这么大的量,也难怪老苏父子俩每天都忙得团团转了。

丽水山耕旅游地商品体验中心总经理 李展

据了解,为了让当地丰富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四年前,丽水整合景宁惠明茶、庆元香菇、遂昌菊米、处州白莲等声名远播的农产精品,创建了中国首个地级市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现在已经有800多个品牌加入。

“这是我们构建起的一套母子品牌运行模式,‘丽水山耕’是母品牌,企业原本的品牌是子品牌。我们实行严格的准入和农产品溯源监管,打通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为各品牌推广服务。”丽水山耕旅游地商品体验中心总经理李展介绍,经“丽水山耕”背书的农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20多个省市,平均溢价33%。

从“小打小闹”卖土产山货,到做大做强“丽水山耕”区域品牌,丽水人认准农旅融合这把“金钥匙”。在好山好水好空气养育之下的农产品,集体穿上了“丽水山耕”的区域品牌外衣,彰显着“生态精品农业”的真正内涵。

多元发展 做好菇业大文章

创品牌、多元化发展,这是近年来丽水农产品所走的精品化道路。地处莲都区碧湖镇的百兴菇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记者走进百兴菇业,最引人注意是门口的两个“大蘑菇”,这里是企业投入2000多万元改造的“蘑幻菇林”。

“魔幻菇林”一角

“在我们这里,你看到的就能吃到,吃到的就能买到。”百兴真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其进告诉记者,“魔幻菇林”运营一年多,游客接待量达到了20多万。

工业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没出厂门,就卖出了高价;厂里的青年员工当上了“菇菇”讲解员,杏鲍菇培育房全透明便于科普教学;工厂产品直接搬上餐桌,让游客大快朵颐……“一二三产”大融合,让企业尝到了农旅结合的甜头。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