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8月16日讯(浙江卫视记者李阳 金亮 许勤 莲都台 丽水台)“丽水山耕”是丽水特有的农产品品牌,也是全国首个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已经成为丽水生态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今天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就让我们去丽水,看看当地如何擦亮这块金字招牌。
在丽水仙渡乡大姆山茶叶基地,茶树点缀在野草丛中。这样的茶叶生长环境让来自安徽、江苏、上海的茶叶种植户有些意外。
江苏茶商陈先生说:“我们种茶叶都是没有草的,我过来看梅总这个茶叶满山都是草,奇怪原来有机茶是这样子种的。”
农场主梅献山告诉大家,草长得越好,说明土壤生态越好,这样长出来的茶才更放心。2014年,梅献山将自己种植的有机茶叶加入丽水市政府创建的“丽水山耕”品牌,跟全市的农产品一起打生态牌。没想到,不仅茶叶销路大开,价格还涨了30%。
丽水仙渡乡大姆山茶叶基地农场主梅献山说:“我们在跟丽水山耕合作之后,我们的这个知名度就明显的出现了这个溢价,那么这些事情作为我们(自己)是做不到的。”
让农产品吃得放心,既是丽水山耕的要求,也是它的含金量所在。现在正是葡萄采摘销售的旺季,但在翁秒雅的葡萄庄园里,30多亩葡萄却烂在了藤上。
丽水市雨露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翁秒雅说:“这个就是灰霉病。我又不能用药,又看着它这个东西就要坏去了,很难受。”
翁秒雅告诉记者,六月份,她发现庄园里三成的葡萄得了灰霉病,别人都劝她赶紧喷农药,但她为了保证丽水山耕的品牌,硬是让价值60万的葡萄烂在树上。
丽水市雨露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翁秒雅说:“我们要对消费者负责任,也要对山耕品牌负责任。”
正是对农产品近乎苛刻的要求,才让“丽水山耕”2017年的销售额,达到了40多亿,预计今年还将突破80亿。
丽水山耕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也吸引了许多长江流域省份的农业人才,主动来到丽水。来自湖北的果树学硕士毕业生的郭明就是其中一位。每个礼拜,他都会来基地,指导种植户。
莲都区农业局农机推广中心引进人才郭明:“我觉得我的专业在这里有了用武之地,农户还是很需要我的。”
目前,丽水全市已经从长江经济带引进70多名博士、硕士等高学历农业人才。
眼下在浙江,打造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已成共识。在诸暨,一块稻田上集成9项绿色生产技术,肥料减少的同时,亩均增产上百公斤;嘉兴打造“嘉田四季”农产品区域品牌,抢占长三角高端市场;安吉白茶苗,捐赠四川、贵州、湖南等地,帮助当地贫困县脱贫致富。
省农办副主任蒋伟峰:“通过农业的绿色化,来推动我们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使我们的现代农业朝着高效、生态的方向发展,能够在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中,当好样板地,当好示范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