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专家艾婉秀分析称,入夏以来,北极地区冷空气“龟缩”,向南扩散的活动明显偏弱。
在丁明虎看来,北欧的东北部靠海,更容易受到北大西洋急流输送热气团的影响。
“与全球气候变化一致,这种极端高温天气受温室气体排放影响。”何海伦介绍,“世界天气归因联盟”分析了此次北欧夏季极端天气事件,并推测如果人类活动继续影响气候变化,这种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将是现在的2倍以上。
但是现有的模式预测此类极端事件还有很大的差距。“至少我们可以推测,如果北极地区持续变暖,类似的前所未有的事件将更多发生。”
对北极圈周边而言
更大的威胁在于过度开发
这种在夏季和冬季分别出现异常高温或者异常低温的极端天气,对地球系统总体而言,这种相对原有体系的转变将带来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丁明虎认为,夏天的极端热浪和冬季的极端变暖在未来10到25年还会多次发生,从而造成对自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这一点,对环北极人文生态观察家、曾24次进入北极8国180个原住民聚落和生态区的王建男而言,则有别的感触。
他说,北极圈很大,圈内各个地区的气候特点也各不相同。从2005年第一次去北极至今,他观察到北极地区的温度有高有低、甚至忽高忽低。
加拿大北冰洋边的图克村,大约位于北纬69度的位置,当地的因纽特酋长就曾告诉他,上个世纪末,那里的最高温度也曾高达29度。
而图克并非北极地区最热的地方,所以今年北极圈里偶有高到三十度,差异似乎并不是那么大。
同时,他觉得气候变暖是波动性的。
并且对北极圈周边而言,更大的威胁其实在于过度开发,他呼吁要保护北极圈的生态和人文环境,“人类对于北极圈的开发,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明显的影响。同时,此前强制将因纽特人、萨米人等原住民从游牧转化为定居,不仅给原住民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也给北极传统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