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研发打电话机器人:有望解放680万电话从业者(2)

www.antiquew.cn/news/ 2018-09-02 20:57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以电话销售行业为例,根据团队预测数据,“探意”能够让企业的外呼效率提升320%,客户满意度提升50%,挂断率下降53%,人力成本降低82%。如果数据样本足够大,团队还可以对用户进行精准分析,给真正需要服务的人打电话,减少骚扰电话。

目前,赵洲团队与微软、腾讯、阿里、网易等均有项目合作。同时,团队正在着力研发电话客服、电话热线等具有呼入功能的系统,试图打造一个电话场景下的全方位企业级智能解决方案。

半年辛苦攻关

跟谷歌比速度、拼质量

从灵感萌发到产品落地,赵洲团队用了大半年。期间,他们凭借过硬的专业功底,克服了一次次风险与挑战。

在国内,认知智能领域内的理论和底层技术仍处在探索期,NLP技术应用的成功案例少之又少;在国外,谷歌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于今年5月强势推出电话机器人Duplex,与赵洲及其团队的科研成果“正面硬刚”。

  GoogleDuplex发布会

虽然在中文领域,“探意”更有优势,但谷歌Duplex的诞生意味着赵洲和他的博士生团队必须通过不断地调整优化算法模型,让“探意”更智能,更具备竞争力。

不仅仅需要AI领域的研发能力,“探意”的研发还涉及到通信工程领域的相关知识,这也是计算机学院学生比较缺乏的。为了攻克相关领域的难题,他们翻看相关专业的书籍、查阅相关论文、实践别人推荐的方法,他们逐一尝试。

“为了做研究、赶进度、升级产品,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但每次熬夜回家的时候,总有一种‘壮士回归’的豪情。”李一夫说。好在,团队成员们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曾经的弯路变成了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在李一夫看来,从0到1是最困难的,一旦跨过这道难关,后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谷歌,人工智能领域巨头之一

“虽然在硬件、服务、GPU、运算设施上,巨头会比我们多10倍或者20倍,但是我们的算法和工程能力依然是要跟巨头保持在同一个维度。在(人工智能)巨头环绕的情况下,我们首先琢磨的是把一个场景做扎根,实现率先领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能跑多快就跑多快。”在2050大会上,赵洲就曾这样表示。

浙大“码农天团”

也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摇篮

事实上,研发一个像“探意”这样的AI机器人还只是赵洲团队身处人工智能2.0时代的一个“小目标”。“我们想通过发论文、开发产品这种方式,实现产学研结合,为祖国培养‘理论+实践’的综合型人才,发挥出论文的社会价值。”赵洲说。

在“探意”的“爸爸团”里,每一位博士生都是“码农大神”,他们人均至少发表过两篇国际顶尖论文,在NLP领域拥有至少10余项国家专利。带头人赵洲更是在2017-2018年间,围绕多轮对话、精准问答、语音交互与语义理解四个方向,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人工智能会议上发表论文数量高达9篇。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