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95%孩子竟不认识白蜡烛 这些科学老师都傻眼了(2)

www.antiquew.cn/news/ 2018-12-20 21:13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采荷中学科学老师施彬彬说,课本中常出现这种“过时”的内容,学生们往往一头雾水。“比如讲到大气压,会以农村的抽水井为例。讲到杠杆,就会提到以前市场里用的杆秤。但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城市里,这些东西都很少见了。”他说。

也有老师认为

现在的学生缺乏生活常识

在采访中,也有老师认为,板子不能只打到课本“过时”上。造成现在这种不对称现象,学生生活经验不足、阅历不丰富也是重要原因。很多孩子的生活由父母一手包办,缺乏常识。

吕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吃水煮蛋时,如果鸡蛋刚从滚烫的水里拿出来,壳是很难剥的。“让学生解释这个现象,80%的学生都说不知道,家里平时都是长辈剥好吃现成的。”

讲解大气压强时,吕老师举例,吃螺蛳都要将尾部剪掉才更容易把肉吸出来。有些同学就非常不解,组团来问:“老师,吃螺蛳不是用牙签的吗?为什么要吸啊?”

杭州留下小学的科学老师仰毅明告诉记者,之前班里有许多学生,被父母保护得太好,任何锋利的东西都不让碰,更不要提动手操作。六年级学习“工具与机械”单元,要求孩子们将教室橱柜上的螺丝拧下来,结果很多孩子还是人生第一次碰螺丝刀。

没有生活阅历,课本上的知识点就无法活学,只能靠死记硬背。从长远来看,这是不可能学好科学这门学科的。

杭州行知小学科学老师虞小东认为,小学科学以普适性科学知识为主,讲的都是基础科学知识,内容大多不会过时,无非只是因为社会在进步,举例要与时俱进,联系更多新的事物,更接近学生生活。虞老师说,有些具有年代感的事物的确会超出学生的认知,与生活脱节,“由于社会进步,技术发展,新事物不断进入学生生活。以前讲光能、热能,通常会用到蜡烛和灯泡,但现在还可以用空调、地暖等来解释,学生们更容易理解。”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