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1月2日讯(浙江卫视记者 张歆宜 管晴川)今年83岁的汪孙聚,是杭州拱墅区的一名“民间河长”。虽然年事已高,但五年来他始终坚持每天巡河、治水。为了当好河长,他还专门学习电脑打字,写下了40万字的巡河日记。
2013年10月29日上午,街道正式任命汪孙聚为胜利河的“民间河长”。汪孙聚当上民间河长后,写下的第一篇《巡河日记》。五年来,他把《巡河日记》整理成册,记录下胜利河的点滴变化。
汪老清楚的记得,当时自己刚当上河长不久。在一次巡河中,他发现胜利河上有排污口。尽管已经80高龄,汪老专门跑去寻找污染源,发现是周边小区的生活污水没有截污纳管,为此,他专门找到了社区。在汪老的推动下,截污纳管工程很快展开。施工期间,老人还时常在河边盯着,监督进度。
汪孙聚说,这个问题解决掉,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来说,感觉做了一件好事。
担任“民间河长”五年来,汪老始终坚持发现问题、反映问题、监督解决。他刚上任时,胜利河、上塘河还是劣五类水。为了让治水更有效果,他连岸上的事也主动揽了过来。
汪孙聚很在意游步道是不是干净,绿化带是不是漂亮,当了“民间河长”后,他总是心怀满满的责任感。
如今,80多岁的汪孙聚还学习电脑打字,定期上交《巡河日记》,为社区、街道的治水工作提供参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上塘河、胜利河早已告别了劣五类,清澈的河水加上两岸的游步道,让这里成了居民休闲的好去处。现在,汪孙聚的巡河日记不仅越写越薄,原本的“臭气”、“污水”,也被“花香”、“美景”所取代。
“走得动肯定要走的”,汪孙聚说,巡河既是兴趣爱好,也是一种锻炼,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