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走进衢江区双桥乡,粉红、鹅黄相间的房子坐落在青山绿水间,远看,氤氲缭绕,流水潺潺,宛如仙境;细看,家家户户装着遮阳篷和落地窗,点缀着别具一格、清新精致的花架,一座诗情画意的类欧洲风情小镇展露芳华。
拾忆、传承、革新、发展……历经一年多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双桥乡高起点谋划,全区域整治,多亮点打造,以整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明确以铜山源全域旅游主开发区为定位,融入高端民宿、双桥粉干、花海等元素,一幅山水相融、产业兴盛、宜居宜业的“彩韵双桥”美丽画卷正铺展开来。
精雕细琢向历史致敬
沿着乡村小道,深入村庄,浓浓的复古风情扑面而来,一栋栋充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格的建筑在眼前整齐排开,修葺一新的夯土房屋配上充满年代感的木窗,斑驳的石灰墙面……在整治过程中,双桥乡将夯土墙面进行了修复,对村庄内原徽派建筑及“一统书院”旧址进行保护。
“夯土建筑是前人智慧的结晶,用最质朴的材料——泥土,夯成了一座会呼吸、冬暖夏凉的房子。”双桥乡相关负责人说道,然而,夯土建筑正在逐渐被钢筋水泥所取代,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东风,我们用现代工艺和材料对其进行加固修复,留其风韵,强其结构且防风雨,延其生命,留于历史与后人。
据了解,全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农房风貌管控多以黑白色系为主,传统文化元素容易遭到破坏。而双桥乡独辟蹊径,进行彩韵色系的打造,不搞简单机械,避免千房一面,向历史致敬,让夯土技艺得以传承。
在小城镇建设之初,双桥乡花费100余万元邀请上海同济规划设计院的设计师进行设计,对整个村庄进行3A级景区标准进行规划。在建设过程中,规划师全程驻扎在乡里,与乡里的领导共同讨论改造方案,对双桥村的每一栋房子,每一处景观进行精细设计,现场指导,努力打造一个有记忆、有特色的小镇。
“集镇上房子所采用的是一种艺术漆,每栋房子的颜色都不同,且根据光线不同、明暗成都不同,所呈现的视觉体验也不同,如晴天会有亮闪闪的效果,雨天色彩效果更明艳,使整体画面更具文艺气息。”乡文化员柯科向记者介绍道。
无问特色,哪来远方?双桥乡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双桥粉干作为衢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双桥乡在古法制粉恢复传承、粉干记忆馆筹建、产品包装设计、粉干晾晒场改造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造了粉干记忆馆和粉干晾晒场,对产品包装设计进行了改善。那些关于双桥粉干、悠悠岁月的美好记忆,正渐渐苏醒。
全域整治 打响“旅游牌”
双桥乡,位于衢州市北部山区。四面环山,但“山”而不狭,形如盆地,如同一方秘境桃源,视野开阔,十分养人。铜山源水库的主溪(铜山溪)穿村而过,每当枯水期,在入湖处便形成了一片滩涂,一望无际的“蓼子草“盛开在水云间,令人心旷神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