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失”老人照料中心位于馒头山社区邻里中心内。
浙江在线4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健 通讯员 颜汇佳)随着老年人群的医疗护理需求不断提升,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也在开拓新功能。
在钱塘江畔、凤凰山下的馒头山社区,杭州首家以社区层级专业服务“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照料中心开始试运营。与普通照料中心不同,这里有专业的医生、护工,康复理疗仪、心电图监控器、心脏起搏器……可以为“双失”老人提供托管照料服务。
也不同于传统的敬老院或老年医院,由于离家很近,老人们可以不在照料中心过夜,而由护工或家属护送回家中,解除了不少老人思家情切的矛盾。让老年居民在家门口养老的梦想更进一步。
洪大妈在社工陪伴下晒着太阳聊着家常。
馒头山社区有80岁以上老人320余名,90岁以上40余名,其中还有56位老人处于独居、空巢状态,居家养老服务亟待提升。
83岁的洪杏姑是入住馒头山照料中心的第一位老人。过年前她曾在敬老院里住了两个多月,因为放心不下自己的老宅子,便偷偷跑了回来,不愿再到敬老院生活。听说社区照料中心能够托管双失老人,家人便把洪大妈送了过来,每天早上8点半,社工上门接人,下午4点再护送回家,解决老人照料和两餐,每月收费1600元。
两个星期试住下来,老人已经适应了照料中心生活:“饭菜好吃,可以睡睡午觉,老年人很多可以聊天,照料中心我住的蛮好。”
在照料中心外打牌娱乐的老年居民。
为保障“双失”照料中心稳定、安全运行,专业的医疗、餐饮服务必不可少。走出照料中心,就是社区开办的健康老年食堂,平时可容纳50多人就餐,社区老人享受7折优惠,高龄老人还能送餐到家。养老照料中心的餐饮也由老年食堂提供,节省了不少运营费用,也让老人吃的放心、舒适。
距离照料中心不到二十米的小院里,还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开设其中,为不同健康状况的老人提供“分类分级医护管理”签约服务,享受上门治疗和医保优惠。正在治疗的居民汪大妈说:“签约医生真是雪中送炭,相当于在家住院,又享受了医保待遇,为我们在家养老加了一道医疗保险。”
而照料中心、老年食堂、卫生服务站,以及社区服务中心、便民农贸市场都位于新建成的馒头山邻里中心内,相距不过百米,彼此呼应,功能配合,让社区服务融为系统,初步实现了居家养老的“医养结合”。
社区老人在馒头山照料中心接受电磁理疗。
馒头山社区只是杭州养老的范例之一。截至2016年底,杭州共建成社区居家照料中心2970家、老年食堂979家,养老服务补贴人数10.5万,基本实现全市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有效服务“全覆盖”。
未来,“医养结合”将成为居家养老的主要方向。2017年,杭州计划为200家以上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提升康复医疗服务,同时令50万以上老年人口签约家庭责任医生,并出台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方案。和馒头山照料中心一样的“医养结合”服务点必将越来越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