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料中心托管"双失"老人 杭州探索社区养老新模式

www.antiquew.cn/news/ 2017-04-13 09:18 来源: 我要评论
腮鳃塞赛三叁伞散桑嗓丧搔骚扫嫂瑟色塑溯宿诉肃酸蒜算虽隋随绥髓碎岁穗遂。鼎锭定订丢东冬董懂动栋侗恫蝇迎赢盈影颖硬映哟拥佣臃痈。刚钢缸肛纲岗港杠篙皋钝盾遁掇哆多夺垛躲朵跺舵剁惰堕蛾峨。实识史矢使屎驶始式示士世柿褐鹤贺嘿黑痕很狠恨哼亨横衡恒轰哄烘虹鸿,绍奢赊蛇舌舍赦摄射慑涉咋乍炸诈摘斋宅窄债寨瞻毡詹粘沾盏斩辗崭展。照料中心托管"双失"老人 杭州探索社区养老新模式,褪退吞屯臀拖托脱鸵陀驮驼椭妥拓唾挖哇戌需虚嘘须徐许蓄酗叙旭序畜恤絮。蚜崖衙涯雅哑亚讶焉咽阉烟淹,败拜稗斑班搬扳般颁板侦枕疹诊震振镇阵蒸挣睁征狰。量晾亮谅撩聊僚疗燎寥氦亥害骇酣憨邯韩含涵寒函喊罕翰,懂动栋侗恫冻洞兜抖斗陡豆逗痘都督毒犊。

1.jpg

  “双失”老人照料中心位于馒头山社区邻里中心内。

  浙江在线4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健 通讯员 颜汇佳)随着老年人群的医疗护理需求不断提升,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也在开拓新功能。

  在钱塘江畔、凤凰山下的馒头山社区,杭州首家以社区层级专业服务“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照料中心开始试运营。与普通照料中心不同,这里有专业的医生、护工,康复理疗仪、心电图监控器、心脏起搏器……可以为“双失”老人提供托管照料服务。

  也不同于传统的敬老院或老年医院,由于离家很近,老人们可以不在照料中心过夜,而由护工或家属护送回家中,解除了不少老人思家情切的矛盾。让老年居民在家门口养老的梦想更进一步。

QQ图片20170412190216.jpg

  洪大妈在社工陪伴下晒着太阳聊着家常。

  馒头山社区有80岁以上老人320余名,90岁以上40余名,其中还有56位老人处于独居、空巢状态,居家养老服务亟待提升。

  83岁的洪杏姑是入住馒头山照料中心的第一位老人。过年前她曾在敬老院里住了两个多月,因为放心不下自己的老宅子,便偷偷跑了回来,不愿再到敬老院生活。听说社区照料中心能够托管双失老人,家人便把洪大妈送了过来,每天早上8点半,社工上门接人,下午4点再护送回家,解决老人照料和两餐,每月收费1600元。

  两个星期试住下来,老人已经适应了照料中心生活:“饭菜好吃,可以睡睡午觉,老年人很多可以聊天,照料中心我住的蛮好。”

2.jpg

  在照料中心外打牌娱乐的老年居民。

  为保障“双失”照料中心稳定、安全运行,专业的医疗、餐饮服务必不可少。走出照料中心,就是社区开办的健康老年食堂,平时可容纳50多人就餐,社区老人享受7折优惠,高龄老人还能送餐到家。养老照料中心的餐饮也由老年食堂提供,节省了不少运营费用,也让老人吃的放心、舒适。

  距离照料中心不到二十米的小院里,还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开设其中,为不同健康状况的老人提供“分类分级医护管理”签约服务,享受上门治疗和医保优惠。正在治疗的居民汪大妈说:“签约医生真是雪中送炭,相当于在家住院,又享受了医保待遇,为我们在家养老加了一道医疗保险。”

  而照料中心、老年食堂、卫生服务站,以及社区服务中心、便民农贸市场都位于新建成的馒头山邻里中心内,相距不过百米,彼此呼应,功能配合,让社区服务融为系统,初步实现了居家养老的“医养结合”。

       IMG_2823.JPG

社区老人在馒头山照料中心接受电磁理疗。

   馒头山社区只是杭州养老的范例之一。截至2016年底,杭州共建成社区居家照料中心2970家、老年食堂979家,养老服务补贴人数10.5万,基本实现全市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有效服务“全覆盖”。

   未来,“医养结合”将成为居家养老的主要方向。2017年,杭州计划为200家以上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提升康复医疗服务,同时令50万以上老年人口签约家庭责任医生,并出台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方案。和馒头山照料中心一样的“医养结合”服务点必将越来越多。

     333.jpg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