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这里有着城市与农村的各种“疾病”。比如小城镇中的道路,经常就既像城市道路一样“堵”,也像农村道路一样“脏乱差”。记者昨天从杭州市建委获悉,杭州将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全面推广“路(街)长制”,今后小城镇的每条路都要有人管了。
建德市16个乡镇(街道)
已落实“路(街)长制”
记者了解到,“路(街)长制”实行的范围包括小城镇内的主、次干道,“路(街)长”都由镇、街道的领导担任,而主干道路还应该设置“民间路(街)长”。
“路(街)长”负责了解、跟踪、协调整治项目推进和环境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长效管理机制等;而“民间路(街)长”除了日常管理外,还要将发现、征集的问题,及时向“路(街)长”反映。
目前在建德市,街头都设置了公示牌,市民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通过公示牌上的信息联系到“路(街)长”和“民间路(街)长”,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一时之间无法解决的,则通过镇、街道联系相关单位协调处理。
根据《关于在全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推广“路(街)长制”的指导意见》,“路(街)长”管辖的范围很广,包括车、人行道等市政设施,沿路建筑立面,环卫保洁、城镇照明、街面保序等多个方面。
截至目前,建德市16个乡镇(街道)155条街已落实“路(街)长制”,定期开展民间街长“季度之星”“最美街道”“最美商户”评选,开展每周现场互看互学、季度大比武等活动。
12月底前全面建立
“路(街)长制”工作机制
富阳区聘请热心市民为城乡“啄木鸟”(即城乡环境监督员),为城乡环境整治“找茬”。截至目前,已经有城乡“啄木鸟”105人,提供线索189条,通过协调,解决问题165处。
萧山区按照“一路一长、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确定镇街主干道路、村(社)主干道路、其他村(社)道路三级路长。
而在主城区,西湖区的三墩镇、双浦镇、转塘街道、留下街道以及滨江区的西兴街道、浦沿街道、长河街道也要落实“路(街)长制”。
按照计划,今年上半年全市46个列入省2017年第一批考核验收的乡镇(街道)整治范围内的主干道路和次干道路全面建立“路(街)长制”工作机制,12月底前,全市所有列入整治的149个乡镇(街道)整治范围内的主干道路和次干道路全面建立“路(街)长制”工作机制。
记者 张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