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璇璇送往南京之前),我们去医院看完丈母娘,带孩子回家,刚下车,一泡屎就从裤裆里滚下来了。”据璇璇姑父张先生说,璇璇久病未见好转,又没人照料,在各种压力下,可能还想再成家的小舅子(杨某响)对璇璇失去了信心,才想到“甩掉这个‘小尾巴’”。
在葛奶奶、张先生的印象中, 孩子的爷爷杨某松是个要强、“好脸面”的人。据他们观察,看到别人家的孙辈都健康活泼地上学,杨某松会念叨自己有个“智障孙女”,进而感到“羞愧”。
“她爷爷一直不喜欢这个孙女,从没抱过,还说过要扔掉她。”葛奶奶说。
未享受低保
杨家人在困境中,也不是没有想过求助。
据葛奶奶回忆,在璇璇两三岁的时候,她曾向芜湖县六郎镇周圩村申请过低保。当时被告知,他们不符合政策。往后他们就再未想过寻求社会救助。
7月27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六郎镇周圩村村委会,见到了该村村委会副主任杨山林,他是负责璇璇户口所在村组的包片干部。
据杨山林回忆,根据当年芜湖县低保的政策,家庭人均收入低于400元才能申报。当年杨某响的收入为3000多元,户口上只有他们父女两人,因此算下来,璇璇不能享受低保。
“杨某响的家庭收入有可能超过申报标准,但村里还有其他救助政策。”周圩村委会党总支书记邵其平对澎湃新闻记者说,该村对困难群众实行“托底救助”,除了自行申报之外,村干部还会定期上门摸底,确保将救助政策“用足用好”。
不过,据杨山林介绍,大概6年前,孩子就被奶奶带回淮安老家抚养,一直不在村里住。孩子爷爷是个瓦工,虽然住在村里,但经常在外打工。而孩子父亲杨某响则在芜湖工作,平时不住村里。
“ 村里上门摸底时,杨家人‘每次都不在家’,导致我们对他的家庭情况不掌握。我当村支书三年以来,第一次听说这个孩子(璇璇脑瘫、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也是听村民说起才知道孩子被溺亡的事。”邵其平说。
璇璇奶奶和姑姑到村里开具“困难家庭证明”。
该村一名村干部称,7月26 日上午,璇璇奶奶葛女士和姑姑到村里开具“困难家庭证明”,她们打算将此“证明”交给办案的公安机关。
“证明”中写道,璇璇父母离婚多年,孩子由父亲抚养,但因生活所迫,其父在芜湖务工,没时间照看孩子,故孩子一直都在爷爷、奶奶身边带着。璇璇本人是智力二级(残疾证),芜湖市二院诊断为重度智力低下。
璇璇奶奶于2018年6月6日在芜湖市弋矶山医院诊断为:直肠恶性肿瘤,已做手术,目前正在治疗中。璇璇爷爷无行无业,以务工及打零散工维持全家人生活。
对此,邵其平表示,孩子奶奶的医药费可以通过新农保报销,同时,他们还将协助办理大病医疗报销手续,并根据葛奶奶的情况给予一定的帮助。
无人认领尸体
根据葛奶奶的叙述,儿子杨某响与丈夫杨某松将璇璇推入江宁的河里后,就开车回到了芜湖上班,而杨某松则继续留在南京打工。
“直到十几天前,我才知道孙女不在世了。”葛奶奶说,她生病之后,长时间没有璇璇的消息,多次逼问儿子杨某响,才得知真实情况。
当时,杨某响一直在哭,说“妈妈我对不起你,你辛苦了,带了这么多年宝宝”。
儿子下此“毒手”,令葛奶奶难以相信。但她用“孝顺”、“心软”、“疼孙女”等词汇,描述了杨某响的个性特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