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书生靠科举改变命运?海量考场黑幕已经上线!

www.antiquew.cn/news/ 2018-08-13 13:22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作者|郭晔旻,网易历史频道专栏作家,文史爱好者,著有《丝路小史》。本文为网易历史频道独家稿件,谢绝转载。

自从科举制度出现之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无数寒门子弟悬梁刺股苦读四书五经的动力。譬如传统戏曲中的头号渣男陈世美,就是通过读书中了状元进而做了驸马才实现了自己的阶级跃升。

穷书生靠科举改变命运?海量考场黑幕已经上线!

话又要说回来, 像陈世美这样的底层“逆袭”的例子实际上并不多见,像范进那样科举半世才中了一个举人倒是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这不但因为是旧日科举的录取率比今日高考进入北大清华的比例更低,更是因为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其实也并像表面标榜的那么公平。

科举始于隋代,到了唐代中晚期以后,文人已经开始以科举入仕为荣。通过其他途径当了官也要被同行看不起,所谓“士有不由文学而进,谈者所耻”。但另一方面,唐代科举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不公平,其黑箱操作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往往是主考官在科举考试之前已列好中举者的名次,所谓“未引试之前,其去取高先,固已定于胸中矣”。唐文宗大和二年的进士考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场考试由崔郾出任主考官,担任太学博士的吴武陵向其推荐杜牧,而且当场朗读了杜牧的名作《阿房宫赋》,令崔郾非常吃惊。接下来,吴武陵就开始为杜牧拉关系开后门,“请侍郎与状头(元)”。谁知道结果崔郾竟回答,“已有人”!可见当时“上面有人”的考生绝不是只有杜牧一个人。于是最后崔郾只许给杜牧一个第五名。须知,杜牧乃大学者杜佑之孙,名门之后,参加科举时已名闻当时,尚需人引荐才能及第,遑论寒素之士!

穷书生靠科举改变命运?海量考场黑幕已经上线!

这种情况在晚唐时期的科举中已经相当普遍,《旧唐书》就感叹“寒门俊造,十弃六七”。人们都很熟悉的唐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是黄巢科举落榜后的负气之作。其实黄巢出身类似《水浒传》中的晁盖,是个衣食无忧的土财主。此人之所以会决心冒着极大风险造反,与此前的仕途不顺有着极大关系。正是由于“屡举进士不第”,黄巢才会不平则鸣,“遂为盗”。日后黄巢起义大军席卷华南攻占广州后曾发布檄文,历数朝廷罪过,科举不公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可见他一直对于考场黑幕耿耿于怀。

如果说,唐代科举的请托一般还只是凭私交、关系,宋代就已经发展到公开以金钱贿赂买通考官,所谓“贵者既以势胁,富者必以利要”。北宋真宗咸平年间,王钦若知贡举,有一位叫任懿的举子就委托一向与王钦若交往甚密的惠秦和尚送去银子三百五十两。时王钦若已入贡院,惠秦遂将赂银送给王妻李氏。李氏遣仆人祁睿入贡院,“书懿名于臂,并以所约银告钦若”,于是任彭果然登科。

穷书生靠科举改变命运?海量考场黑幕已经上线!

当然真有权势者如秦桧不需要花钱贿赂考官的。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高宗与秦桧冒天下之大不韪,合谋杀害岳飞,向金朝割地称臣。次年殿试,主考官便准备拍秦相国的马屁,内定其子秦禧得状元。当时的秦桧还要点脸皮,所以“引故事辞”,宋高宗虽将秦禧改为第二,却破格升迁为“左朝奉郎通判临安府”,以为补偿。到了绍兴二十二年,轮到秦桧的孙子秦埙应考。这一次,秦桧将状元是为本家囊中之物,谁知不识抬举的主考官居然取了陆游为第一(秦埙第三)。这还了得,秦桧大怒,“至罪主司”,并将陆游的名字抹掉,陆游连殿试也不得参加。此后秦桧一直憎恶陆游,直到秦桧死了,陆游才得以出仕。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