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 “法话”,引来了听众们一阵欢快的笑声。
药师寺内1991年建立了玄奘三藏院,院内的“不东堂”供奉着三藏法师玄奘塑像。“不东”取三藏法师一心求法,不到天竺誓不东归之意。院内有日本艺术大师平山郁夫花费30年时间绘制的“大唐西域壁画”,记录了三藏法师求法的艰辛里程和一路的景色。
药师寺的法事活动很多,除了6、7月没有法事之外,其他的月份都有。1月和8月最多,分别为4次。修证吉祥会和修二会(花会式)是最具代表性的两大法事。二者有共同点,即都要进行悔过行法,通过忏悔自己的罪过,招福攘灾。
修证吉祥会以日本国宝吉祥天女画像为本尊,每年1月1日至14日在金堂举行。是祈祷天下太平、灭罪消灾的法事。
修二会每年3月30日到4月5日举行,是从奈良时代一直流传至今的悔过法事,是祈祷国家繁荣、五谷丰登的法事。由于修二会要制作10种花卉供奉在本尊药师如来之前,因此也叫花会式,是奈良春天的风物诗。
丝绸之路东方的终点
走过飞鸟文化与白凤文化的历史长廊,再造访东大寺,体验日本佛教文化的顶峰--“天平文化”。
710年(和铜三年),日本元明天皇奠都平城(奈良),至784年(延历三年)迁都山城国长冈(京都西郊),是日本史上的奈良朝,其间729—748年以天平为年号,以后又以天平感宝、天平胜宝、天平宝字、天平神护等为年号,形成奈良时代的全盛期,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为“天平文化”。
从破石町公交车站(新药师寺道口)乘坐奈良交通系统1前往JR奈良站(市内内循环)的巴士,在东大寺大佛殿·国立博物馆公交车站下车,就到了东大寺。
东大寺位于日本奈良县奈良市杂司町,是华严宗大本山,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约有1200余年的历史。1998年作为“古都奈良文化财产”的一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佛寺是728年由信奉佛教的圣武天皇建立的。东大寺是全国68所国分寺的总寺院,因为建在奈良时代首都平城京以东,所以被称作东大寺,另外有西大寺。
东大寺的伽蓝以大佛殿(金堂)为中心,在中门与南大门之间有东、西七重塔,北有讲堂、三面僧房、食堂,西有戒坛院,西北是正仓院、转害门,东侧有二月堂、羂索院(法华堂)、开山堂等,寺域广阔,规模宏大。
东大寺大佛殿正面宽度57米,深50米,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筑。大佛殿内,放置着高15米以上的大佛像——卢舍那佛。
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曾在这里设坛授戒。鉴真是日本天平文化重要的缔造者之一,日本作家井上靖的《天平之甍》,就是讲述鉴真与天平文化关系的历史长卷。
鉴真(688—763),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曾从中国佛教天台宗第五祖章安灌顶的弟子、荆州玉泉寺的弘景法师学习戒律和天台教义。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来华,并敦请鉴真赴日传佛。鉴真欣然应允,并克服种种困难,先后6次赴日终获成功。他在日本大力弘扬天台教义,奏响了天台山与日本文化交流的序曲。鉴真在日本受到朝野盛大的欢迎,为日本天皇、皇后、太子等人授菩萨戒;为沙弥证修等440余人授戒;为80们僧舍旧戒授新戒,自此日本始有正式的律学传承,鉴真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在营造、塑像、壁画等方面,他与弟子采用唐代最先进的工艺,为日本天平时代艺术高潮的形成,增添了光彩。
东大寺院内还有南大门、二月堂、三月堂、正仓院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