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菜为什么份量那么大(4)

www.antiquew.cn/news/ 2018-08-14 18:25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气候和食材确实影响了东北菜的份量。但为何如今开遍全国的东北菜馆,不再受气候和食材限制,依然份量很大?

便宜实惠是第一招牌

今天,很多南方的东北菜馆已经完成了本土化,比如缩小炖菜份量、锅包肉改得更甜等等。只是相对与精致小巧的粤菜、淮扬菜,东北菜的份量依然是便宜实惠的“巨无霸”。

2011年6月2日,广东省广州市,粤式点心,水晶虾饺、广式虾饺/视觉中国
2011年6月2日,广东省广州市,粤式点心,水晶虾饺、广式虾饺/视觉中国


这种特色,跟东北菜馆的原型和最开始把东北菜推广至全国的东北“移民”密不可分。

1931年,日本新光社出版的东北地理风俗画册中,摄有大量肆市餐饮业的照片,其中一条叫做“安东旧市”的街道上,比邻的几家小门面饭店挂着“家常便饭,随时小炒”的招徕楹联。

东北菜馆这种朴实家常菜路线,随着第一批东北外流人口走向了全国。90年代后,东北重工业衰落,2000年东北地区净流出人口就有40余万,到2014年,已经涨到219万。其中66.4%是为了务工经商,主要流向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相比高技能劳动力,他们大多从事家政、建筑、餐饮等行业,收入不稳定。而这部分人,既是在外地从事东北餐饮的主要人群,也是东北菜馆最初的消费群体。

即便在美食之都的广州,东北菜依然能占领一席之地/视觉中国
即便在美食之都的广州,东北菜依然能占领一席之地/视觉中国


“新移民”的消费能力和收入水平,会直接影响外来食物在新环境的自我定位。平价路线恰是背井离乡的东北人对东北菜馆的要求。同样的例子也发生在美国,因为早期的日本移民在美国多从事高管经商工作,整个移民群体在美国的平均收入居高,相比中国移民主要分布在劳工阶层,1985年,日料餐厅在美国的定价将近中餐厅的两倍。

分布在全国的东北人,也决定了东北菜馆的定位。相比川菜、淮扬菜等老牌菜系,东北菜馆崛起时间很晚,上世纪70年代才逐渐流行。而恰恰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间点,中国人刚刚从温饱线上爬起来,口袋里有了些下馆子的闲钱,农民工开始涌入城市,份量大、经济实惠无疑是吸引他们饱餐一顿的招牌。

连续三十度以上高温的夏日,哈尔滨人喜欢在凉快一些的晚上,在路边的烧烤摊上,吃着烤串,喝着凉啤酒解暑降温,烧烤摊,是哈尔滨人的深夜食堂/视觉中国
连续三十度以上高温的夏日,哈尔滨人喜欢在凉快一些的晚上,在路边的烧烤摊上,吃着烤串,喝着凉啤酒解暑降温,烧烤摊,是哈尔滨人的深夜食堂/视觉中国


到现在,除了农民工,已在各大城市站稳了脚跟的东北菜馆,早已分化出中高低各档餐馆,组建了自己的“饭圏”。对广大东北菜爱好者来说,份量不大,那还是东北菜吗?

所以,身为一个南方人如何区分一家东北菜正不正宗?用脸。如果那家东北菜的菜盘还没有你的脸大,要么你吃的skr假东北菜,要么就只能深刻反思一下自己的脸围了。

2015年4月18日,在北京“老根山庄”饭店内,厨师正在做东北炖菜/视觉中国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