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东章丘养殖蟑螂吃餐厨垃圾:设置三重防逃逸体系)
图为章丘区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厂房内,蟑螂在喂食板上啃食粉碎后的餐厨垃圾。 杨飞 摄
中新网济南8月13日电 “3亿只蟑螂每天吃掉15吨餐厨垃圾”,济南市章丘区餐厨垃圾处理中心生物无害化处理垃圾的方式,引发热议。8月13日,记者来到该中心,了解市民关注的如何防止蟑螂逃离可控区、控制蟑螂数量、蟑螂是否会致使人患病、垃圾处理量有无保证等问题。
图为章丘区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内所养殖的美洲大蠊。 孙宏瑗 摄
数量如此多的蟑螂是否会逃离出可控区,是大家关注度最高的问题。章丘区餐厨垃圾处理中心主任李延荣介绍说,为解决此问题,该中心设置了三重防逃逸体系:厂房为全密封的混凝土结构;厂房设备的维修、检修口、大门等,由24小时不间断的循环水帘360度完全密封,冬季时,室外温度只要下降到10度以下,蟑螂将不能存活;厂房外围建有水沟,水沟中养有鱼,蟑螂一旦被水冲至水沟,将被鱼吃掉。
“和野生蟑螂不同,7年间,中心养殖的蟑螂已繁殖上千代,其抗药性与野外生存适应性已大幅度降低。”李延荣说,即使蟑螂逃出也不易存活。
记者了解到,该中心为扩大垃圾处理规模,投产扩建了新厂房,现已投入使用。目前,该中心新增约8亿只蟑螂,加之老厂房的3亿只,垃圾处理中心现共有11亿只蟑螂。“中心养殖的蟑螂品种为‘美洲大蠊’,1只重约1克,每只每天能吃自身重量5%的垃圾。”李延荣说。
李延荣介绍:“为防止蟑螂在运输过程中逃逸,旧厂原有的3亿只蟑螂成虫留在原地,直至其自然死亡,转运至新厂房的是蟑螂的卵鞘”。他计划将此技术输出至山东省外时,也将使用此转运方法。
图为章丘区餐厨垃圾处理中心为扩大垃圾处理规模,投产扩建了新厂房,现已投入使用。 孙宏瑗 摄
针对市民质疑的蟑螂是否会携带病毒致人患病的问题,李延荣回应说,蟑螂接触什么病毒就会携带什么病毒,而厨余垃圾内存在恶性病毒的概率很小,且该中心养殖的蟑螂完全密闭在厂房内,不易接触外界病毒。作为饲料、肥料的蟑螂粉末,经多道烘干、灭菌工艺,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我们不会放任蟑螂肆意繁殖。”李延荣说,当某个空间内蟑螂密度过大,或是食物不充足时,蟑螂自身会优胜劣汰,实现自我平衡。李延荣表示,未来3至4年内,各地所养殖的蟑螂能够处理全国的厨余垃圾时,他将只保留部分蟑螂,其余蟑螂做成饲料。
有专家认为,处理厨余垃圾最好的方法是将其发酵成甲烷,此方式为国际普遍认可,且中国此项技术也已成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