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庆一准大学生网吧盗手机,拿刑事判决书后收到录取通知书)
重庆市大足区18岁的准大学生刘济生(化名),收到了决定他命运的两个邮件:一封是来自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另一封则是来自法院对他的刑事判决书。
刘济生被警方抓获后指认现场。重庆大足区公安局供图
大足区公安局民警8月16日告诉澎湃新闻,刘济生的判决书缘于一个月前他在网吧盗窃他人手机被警方抓获,为了不影响他进入大学,法院判处他拘役4个月、缓刑6个月。
据大足区公安局民警介绍,今年7月1日,刘济生在大足一家网吧通宵上网,睡觉醒来发现自己的手机不见后,他看见正在睡觉的邻桌手臂下压着一部黑色手机。在确认不是他遗失的手机后,想弥补损失的他,趁机将别人手机盗走,然后从网吧后门逃离。
警方提供的材料显示,刘济生从网吧出来后一路小跑,一口气跑到大足老车站。他拿出偷来的手机开机,却发现需要指纹锁。试了几次无法打开后,他担心手机的主人会打来电话,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偷窃。惊慌失措的他为逃避处罚,将偷来的手机扔进垃圾桶,然后坐车回家。
刘济生被警方抓获后指认现场。重庆大足区公安局供图
7月3日,大足区公安局东门派出所民警找上门,刘济生没有反抗,也没有狡辩,如实供述了自己的偷窃行为。他告诉办案民警,那三天的生活,每一天都让他提心吊胆、痛苦不已,当警察找上门的时候,他反而松了一口气。他认为做错了事,接受处罚就是了,这样简单一些。
大足区公安局民警告诉澎湃新闻,据他们调查,刘济生刚满18岁,父母均为该区一乡镇农民,月收入三四千元。因家庭贫困,其父亲原本不想让他上大学。而刘济生为了筹集上大学的学费,高考复习阶段就提前在重庆主城区找到为某公司组装电视机的工作,并计划趁暑假打工两个月挣六千元钱,差不多凑齐大学学费。
高考结束后,刘济生差30分上二本,他填报了一所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科专业。他告诉办案民警,计算机专业学费相对便宜。但没想到,7月1日工厂给刘济生放个周末,他坐车回大足到网吧玩通宵游戏后的一念之差,竟成了盗窃案嫌犯。
澎湃新闻从大足警方了解到,经警方核实,刘济生并无前科,其盗窃的手机经有关部门认定价值3591元。
大足区检察院在移送起诉时认为,刘济生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依法可从轻处罚,可适用缓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