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普通人买不起房,富豪买房反而“优惠”3.7亿!堵漏洞,香港应当学内地)
众所周知,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买房成了普通居民一辈子头疼的大事。
根据彭博社统计资料,以市民中位数收入计算,在香港购买一套房产需要努力工作19.4年,这个时间是伦敦(8.5年)的两倍以上。
2016年11月,特区政府出手调控楼市,推出了提升印花税税率、增加首付比例等“辣招”,同时也在考虑增加住宅土地、房屋供给等长远举措。
根据香港政府一站通网站资料介绍,随着买家印花税(BSD)和额外印花税(SSD)的引入,非香港永久居民如果在香港置业,面临着30%的超高税率。这样的措施也取得了立竿见影的良好调控效果,使得炒房投机活动降温。
不过,在高端豪宅市场,却有“聪明人”想到了一个避税的主意。虽然这个政策“漏洞”在内地许多城市已经被补上,但在香港还是有人因此省下了数亿元税费。
富豪省下3.7亿港元税款
2017年9月11日,据港媒报道,香港高银集团主席、亿万富翁潘苏通作价25亿港元入手香港南区深水湾道75号大屋。
据了解,该物业占地2.14万平方呎,现址建有一幢3层高洋房,大屋实用面积1.39万平方呎,以此计算,呎价高达18万港元(约合每平方米193.5万港元)。
该房屋位置示意图
每经小编注意到,潘苏通1963年出生于中国广东韶关,1976年移居美国。
1993年,潘苏通在香港成立松日集团,主要业务为生产家庭电器。松日电器后来因其生产的MN3720型号卡拉OK电视显示器获得成功,这款产品一度占据全国市场90%的份额,并且在甲A年代松日足球队一度成为广州的代表。
据彭博社报道,在买下这套豪宅时,潘苏通为自己节省了3.7亿港元税款。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
每经小编注意到,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税务局的最新条例,对于香港永久居民,如果购买第一套以外的房产,适用的“从价印花税”标准统一划为15%;对于首次置业的永久居民来说,“从价印花税”则按过去标准,从1.5%到8.5%不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