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台湾慰安妇问题:为何马英九20多年能坚守立场,而蔡英文的态度却越来越软?)
8月14日是国际慰安妇纪念日。在台南市日据时期建筑林百货对面,台湾首座慰安妇铜像揭幕。152厘米的铜像,配上中日英韩四种语言,诉说着那段痛苦的历史。当天,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出席揭仪式。
与“二战”时期所谓“高砂义勇队”“台籍日本兵”一样,台籍慰安妇也是日本侵略者的炮灰。虽然她们也想向日本政府讨回公道,只不过,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纠葛,直到如今依然等不到东京的一句道歉。
更令人遗憾的是,2016年民进党当局执政后,出于现实政治考虑,在慰安妇的问题上节节退让。即便是这次铜像揭幕,民进党执政的台南市政府也称是国民党规划的政治活动,国民党不该为了选举来消费慰安妇。
台湾慰安妇约2000人
台湾《联合报》报道,台籍慰安妇问题正式走入民众视野,是在1992年。
那年2月,日本前众议员伊东秀子发现了三封电报,内容是昭和17年(1942)3月12日,日本的台湾军司令官应南方总军之要求,征召50名“慰安土人”(台湾人)到前线“服务”。看到报道的台湾妇女救援基金会(妇援会)董事长王清峰开启了台湾慰安妇调查,经过收集受害者口述与日韩史料,妇援会估算,“二战”期间被强征的慰安妇,台湾有2000多人。
1992年,三名台籍慰安妇举行半公开记者会,向媒体控诉日本殖民政府罪行,并要求道歉以及赔偿。可惜碍于当时环境,她们的声音没得到足够放大。
岛内最愿意为慰安妇鼓与呼的,是意气风发的小马哥。1997年,马英九出席了“义助慰安妇——李敖百件珍藏义卖会”。1999年,已经担任台北市长的他,指示台北市民政局研议成立慰安妇纪念馆。
几乎就在同时,对于慰安妇行为,台湾开始有了不同认识,特别是2000年岛内政党轮替后。2001年2月21日,日本作家小林善纪出版漫画“台湾论”,其中引述了绿营商人、时任“国策顾问”许文龙的说法,声称慰安妇是为了“出人头地”而自愿参加,是慰安妇父母将她们“卖给”日本军方,借此证明日军并没有强迫行为。
一时间岛内舆论哗然。即便是民进党执政,考虑到小林不当言论,当局一开始决定限制其入境。
幸好,台湾还有正义的声音。2002年2月9日,多名台湾慰安妇前往日本交流协会递交抗议信。同年,“女性与殖民地——台湾慰安妇关怀展”在台北市政府中庭展出。市长马英九说,如果还有人说当年这些人是自愿当慰安妇,那他根本就不是人。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那次展览现场特别搭设当年日军慰安所的模拟场景,三、四个榻榻米大的竹片隔间里,展示日军与慰安妇进行身体交易的场所。77岁的慰安妇卢满妹在观展时说:“我们要对日本政府告到底,一直到讨回公道为止。”
立法机构曾要求日本道歉
是的,台湾民间一直没有放弃通过法律手段为慰安妇讨回公道。1999年7月14日,9位台籍慰安妇前往日本东京地方法院递状,首次提出“台湾慰安妇要求日本政府国家赔偿”诉讼案,要求日本政府正式向受害人道歉,并赔偿每人1000万日元(约台币296万元)。
当时,日本曾希望通过民间团体给台湾受害妇女发放“慰抚金”的方式,企图逃避责任和正式赔偿。妇援会召开记者会表示:要尊严,不要施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