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外抗癌仿制药黑市调查:代购中的假药风险)
一部《我不是药神》,将“印度仿制药代购”这一灰色买卖,从国内的癌症患者圈推到了普通大众面前:一面是很多国外的抗癌药未能在国内上市,另一面则是国内患者日益增长的用药需求,从而促成了特效抗癌药的海外代购之路。
在海外代购市场中,印度因本土宽松的医药药业监管政策,很多药企通过仿制欧美药企已投放市场的成熟药品制剂,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占据了巨大的全球市场份额,也成为中国海外代购最主要的市场之一。
就跟电影《我不是药神》主角一样,仿制药就像救命稻草,很多患者通过各种渠道,甚至开拓渠道去买药,最终形成了一门生意。在中介、代购、药厂的“努力”下,仿制药代购已成为一个成熟的地下产业链,各个角色清晰,分工明确。重案组37号调查发现,在求生、谋利相互交融的仿制药代购行业里,失去监管的仿制药很大程度上面临着失效与涉假的“硬伤”,有的“仿制药”连生产厂家都明确表示是假药,很多患者无法甄别仿制药好坏、真伪,此时,代购渠道的“口碑”,也就成了他们唯一的仰仗。
▲7月16日,繁忙的印度新德里药品批发市场。
▲7月16日,印度新德里药品批发市场内,一名印度当地药展示其销售的“奥希替尼”(AZD9291中文名:泰瑞沙)。该药没有印度代理商,绝大可能是假药。
印度购药无需处方或凭据
7月,正是印度的雨季。在新德里Green Park旁,一条不足5米宽的主干道把整个市场分为两半,凸凹不平、积满水渍的道路两边,店铺商家大声叫嚷着向门口经过的人流推销商品,在这个犹如国内小城商品批发市场的地方,却有着新德里最大的药品批发市场。
当地人介绍,印度自20世纪末,就药品50%以上供出口,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药品生产国、全球药品出口大国,其中大部分药品为仿制药。这也造就了印度药房相对集中,除了在批发市场会有集中的药房批发部外,在一些医院附近也会集中出现药房一条街。随着中国代购市场的兴起,很多中国面孔在印度的药品批发市场逐渐增多。
当地时间2018年7月16日,重案组37号在德里药品批发市场,碰到了多位来此代购的中国人,李阳及女友王静,便是其中的两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