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徐州道道长(相当于今天的市长)王梦龄担心,外来务工人员太多,会扰乱社会治安,于是下了驱逐令,让山东人滚回湖的另一边。
驱逐令反倒成了活广告,回去的山东人叫来了自己的老乡,来自巨野、嘉祥的农民都知道了微山湖有大片荒地,举家迁徙。
眼看事态无法控制,王市长只能妥协,以缴纳租税的方式允许第一批移民安家落户,一起建设新农村。为方便管理,“湖田局”,也就是徐州移民局正式建立,以便招民垦荒。
2018年7月18日,山东济宁,微山湖夏日/视觉中国
政策一落地,山东群众积极响应,沿着微山湖西岸,徐州境内处处是移民村落,总人口达数万之多, 几个村落一组,以“团”相称,凝结成了一股来自山东的神秘力量。
微山湖的田地肥沃起来了,利益矛盾也激化了起来。一方面徐州土著眼红山东人在微山湖的收益。另一方面,部分微山湖原住民因为饱受水患之苦,也称为了移民,等到回来建设家乡的时候,却发现田被占了,房子没了。
咸丰九年,徐州人开始了第一波反击,向官府举报山东团民是土匪,强占土地。徐州市长立刻行动,派遣官兵驱逐了大量的山东移民。
然而山东人也不是吃素的,团民与本地人械斗不断。同治三年爆发了一起最大的流血冲突,山东团民屠杀刘家寨,连杀二十个徐州人泄愤。随后,徐州立刻出兵镇压,对团民赶尽杀绝,共死伤山东团民1000余人,徐州山东交界从此结下了深仇。
2018年7月8日,山东济宁,微山湖渔民利用鱼鹰捕鱼/视觉中国
这样的仇恨延续到了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徐州沛县建立湖田指挥部,组织17处公社的2万多人、1000头牲口,深入微山湖抢种湖田8万余。自1961年到1966年,在微山湖共发生纠纷194起,伤205人。
直到现在,每逢麦收,微山湖地段依然争斗不停,边界的历史遗留问题怕是要永远横亘与山东徐州之间了。
徐州的未来在山东
尽管徐州山东历史上相爱相杀,械斗从来就没听过,但不可否认的是,徐州的未来还是得靠山东。
纵观全国经济城市群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这是个合作共赢的时代。但地处最北端的徐州,地理上成了江苏被遗忘的孤儿,和省内的哪个圈子都搭不上联系。苏南迫不及待的要加入上海,苏中哪里发达就往哪边跑,就连苏北小弟淮安也成功进入了南京都市圈。
2018年6月6日,江苏淮安,航拍京杭大运河繁忙的运输船只/视觉中国
淮海经济区是徐州的最后一根稻草。
自1986年淮海经济区成立,这个历史性的机遇就成为了徐州人的生命之光。可以这么说,徐州之于淮海经济区就像上海之于长三角,对中心城市的地位势在必得。
然而三十年过去了,徐州依然是一座除了坐稳“苏北第一”什么都没有的城市,个中原因还在山东。
先来分析一下淮海经济区的格局。总的来说,这是一座困难地区集中营,集合了苏鲁皖豫四省20个边缘城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