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距离省会的距离衡量,除了济宁(距省会180公里),其余均距离300公里以上,清一色的“省会弃子”。经济上更是如此,以人均GDP计算,经济区内没有城市达到本省平均水平,GDP排名在本省内最高的济宁为第五,徐州为第六,其余各个市都排在后半程。
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淮海经济区地图/google
在这样“菜鸡互啄”的局面里,淮海经济区的发展问题其实就是该抱谁的大腿的问题。在这个情况下,徐州面临的最大对手就是山东济宁。
在经济上,徐州和济宁几乎走了一样的路。两地都拥有着丰富的煤炭、砂石资源,被列为华东地区重点能源开发地区。2016年,徐州的制造业占据总产值的33.28%。对于以“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扬名天下的山东来说,制造业更是重中之重,济宁制造业占总产值24.65%。
就算将工业除外,仅以产业类别计算相似度,根据1999-2010年16个代表行业的结构系数,江苏和山东的相似度介于0.95-1之间,可以说几乎一样,比拼的完全是发展质量。
2013年6月19日,山东济宁一家玻纤企业的女工正在作业/视觉中国
今年1月,济宁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定位获山东省政府批复,正式向徐州发起挑战。虽然在GDP方面,济宁目前还落后徐州。2016年,济宁市GDP为4620亿元,而徐州市GDP则为5808亿元,但在发展上,济宁未来无限。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在鲁南地区高居第一,在山东全省则列第五。济宁现阶段各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山东省平均水平。
在经济如此类似的情况下,能不能化竞争为合作呢?无奈的是,有山东省撑腰,济宁根本不用选择外省的徐州。
山东以日照、临沂、枣庄、济宁、菏泽五市组成“鲁南城市带”,辅以大量的政策帮助发展。以公路养护为例,本着“要致富先修路”的原则,早在2004年,山东省就给鲁西南每公里10-30万元的资金补贴。
在江苏就不一样了,仅对苏北提供争取贷款支持,例如徐州沛县沛龙公路建设,总投资8100万元,县集资900万元,其余均为贷款,其中省政府帮助贷款2150万元,沛县公路管理站还因此负债8000万元无力偿还。
2017年11月4日,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张庄,正在建设的鲁南高铁/视觉中国
更重要的是招商引资。对于鲁西南地区,山东省将一批大型企业布局在此,还致力于把产品卖到苏北去,比如水泥出省就可以享受20元/吨的退税,为了进一步吸引企业到鲁西南安家落户,山东省在税率方面一再让步,在平均税率方面,鲁西南地区要比徐州低3个百分点,一个规模相同的厂子,建在徐州和建在鲁西南交税的差异能达到近百万。
是和本省内的临近城市抱团,还是跨越微山湖去找积怨已久的徐州?其中的选择已经明了。
前路漫漫,对徐州的未来而言,大淮海省的美梦能不能做成,还得看山东的脸色。
参考文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