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异烟胼这种药突然火了,不是因为它能治病,而是因为它能要命。不过要的不是人命,是狗命。有人发现异烟胼对狗有独特的杀伤力,就拿它来毒杀小区里不顺眼的狗。
虽然这种行为有违法的嫌疑,肯定不该提倡,但为之叫好的人依然不少。主要的原因,就是异烟胼给他们出了气,让不少养狗人想起了拴狗绳的作用。
确实,如果评选一下生活中最让人讨厌的一句话,那么遛狗不牵绳的养狗人,他们嘴里说出来的“别怕,我家的狗不咬人”绝对有竞争第一的实力。出门路上踩到狗屎,也不是一句狗屎运就能让心情平复的。对那些不守规矩还嚣张的养狗人,很多人确实已经憋了一肚子气。
中国的人狗矛盾为什么变得如此激烈,要靠毒杀狗来打抱不平?为什么那些不文明的养狗行为,总是看不到人管?想让狗和人相处的好些,该怎么办?
狗多了,麻烦也多了
虽然中国养宠物狗的历史很长,但历史上,宠物狗多是达官贵人的玩物。中国人狗矛盾的激化,则是从城市中宠物狗数量迅速增长开始。
1949年之后,政府把狗看做病菌的传染源,多次组织扑杀。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狗的数量都大为量减少。在那时,狗,就是病菌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代名词。
中国城市里的居民,真正大规模养狗的历史其实很短。90年代之后,城市中宠物狗数量才开始恢复并且迅速增加。1991年北京城区和近郊只有2万条狗,1993年增加到了7.5万条,其中超过一半都是观赏狗。
2012年5月13日,北京。一条黄色犬从12日晚至13日上午连续咬伤20余名路人后逃跑。狗多了,伤人也多了/视觉中国
狗多了,跟狗有关的纠纷也多了。1991年北京有3万人次被狗咬伤,1993年就上升到了5万人次。当时社会上的观点仍然以反对城市养狗为主,北京市1994年出台的养狗规定,名字就叫做《北京市严格限制养犬规定》。
不少地方政府想出了限制养狗的方法,那就是提高价格门槛。比如北京要求养狗者5000元的登记费,之后每年还要交2000元注册费,模仿北京的广州甚至要求养狗者交1万登记费。要知道,那时北京城镇职工一年的平均工资也就5000元上下。
养狗要收钱,那聪明的中国人就选择偷着养。政府逐渐发现高收费政策不管用,各地的养犬规定都下调了登记费用,实际上默许了城市养狗。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