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侠客岛:韬光养晦不等于"认怂"

www.antiquew.cn/news/ 2018-08-20 20:27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原标题:【岛读】韬光养晦就等于“认怂”吗?)

【侠客岛按】

铺天盖地的中美贸易战分析看得人头晕。一方面,鼓吹中国实力超群,应该与美国针锋相对者比比皆是,严重干扰了相关人士对局势的判断;另一方面,又有不少人认为中美实力差距很大,我们应该韬光养晦,换句话说,就是赶紧“认怂”。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时间,舆论场上持后者观点的大有上升趋势。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观点?今天,侠客岛推荐一篇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沈逸的文章。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侠客岛:韬光养晦不等于认怂沈逸

在美国政府近期宣布对中国340亿美元商品征收25%的关税,而中国予以对等反制之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升格成为贸易战,基本上已经不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了。

对中国来说,一如俗语所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靠主观美好愿望挡是挡不住中美贸易战的。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观察这一轮中美贸易战,对理解未来中美关系的战略走向,是异常难得的。从比较长的时段来看,这一次贸易战,可能只是中美关系进入新时期的开始,真正艰巨的考验,还远未到来。而观察并澄清此次贸易战发生后国内的一些错误认知,有助于我们正本清源,看清此次贸易战的真相和性质,进而采取应有的应对之策。

舆论

7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到访华盛顿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发表共同声明之后,主题为“美欧日/美欧握手言和达成零关税自贸区,中国遭遇空前孤立/面临绝境”的帖文,如一股泥石流迅速席卷中国的自媒体社交平台,并迅速蔓延到部分传统媒体的网络平台,24小时内几乎已形成了炸平地球的汹涌气势。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达成协议的那一刻开始,欧美媒体就采取了截然相反的保留、狐疑乃至消极或者是否认的态度,认为无论是从产业结构、利益诉求,还是从谈判决策制度架构等各方面看,特朗普—容克声明更多是一种象征性、原则性的政治表态,充满了特朗普谋求个人国内政治声望,以及容克牺牲欧盟其他成员国利益谋求德国汽车工业免税的私货。

如果认真解读那些席卷社交自媒体平台的奇文,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全文透出的核心意思是:敌人是如此强大,打也打不过,索性就从了吧,降了吧,怂了吧,一切就都天下太平了。换言之,与其说这是美国对华舆论战的炮弹,不如说是部分国人某种认知的产物:中美这轮贸易战,怂一怂就过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上述自媒体帖文极其“热心”地直接替美日欧三方在24小时内签署一个零关税自贸区,并直接完成WTO规则升级,导致中国“陷入绝境”的背后,不过是在寻找一个体面投降的高尚理由罢了。可惜的是,帖文既没有事实根据,也缺乏理论体系的支撑。

这让笔者不由想起尼克松记录的他和赫鲁晓夫的一次对话——赫鲁晓夫问尼克松:(美国)究竟想要什么?尼克松写道,我本来想说和平,但是担心赫鲁晓夫接下来会说,向我投降,我可以给你和平,于是我(尼克松)回答:我们要的是有尊严的和平。

从这一轮的中美贸易摩擦冒头开始,部分人“爱好和平的淳朴本性”就始终闪耀着令人感慨到无以名状的“光辉”:比如极为深刻地自我反省,深度挖掘是否由于某些视频宣传资料,或者某些文件中的某些措辞,触怒了虽远在华盛顿但仍无所不知的美国领导人,导致其动了完全没有必要的雷霆之怒;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