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记者查阅此前USTR给出的2000亿美元中国产品征税清单,的确发现了有两个税号涉及棺材类产品。
美国亮线箱包公司(Brightline Bags Inc)总裁罗斯·比士普(Ross Bishop)说,怎么也没想到,之前特朗普政府一直“喊打”征税的钢铁和高科技行业会波及到他们从事特殊类箱包产品的纺织品类别。
“在机场等飞机的时候,我看着飞行员和旅客们拉着箱子走,脑子里唯一想到的就是,这些人们出行都要用的箱子要涨价了。”比士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就是一个做尼龙箱包的,我生产的产品美国没有其他公司可以生产,我的产品不是高科技,同知识产权无关,对美国国家安全也不会产生威胁,我所需要的原料只有中国可以生产,我的产品不应该为充满政治色彩的贸易战付出代价。”比士普说,他所说的“独特性”是指他的公司所生产的箱包是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飞行员或者普通人可以在出行前根据所携带物品的多少来组装箱包,可以组装成能托运的大箱子,或者比双肩包还要小的手提包。
听证会首日第一个发言的比士普陈述,他要求USTR将美国海关编码为HTS Code 4202.12的类别从加征关税的清单中排除,这个类别包括了“外表是塑料或者纺织类”的箱包产品等。“我们现在付的关税大概为17.6%,比其他商品的关税平均高3倍以上,这么高的关税本来是为了保护美国箱包生产商的,但这个目的很长时间都没有达到。”比士普在证词中说,如果现在还要对中国产品加征25%的关税,那我们要交的关税就达到可笑的42.6%。
他告诉第一财经,目前,他的公司所生产的箱包的大小隔层组装部件和生产来自中国广东的5家工厂。10年里,他已经同中国的供货商建立了紧密、信任并且非常顺畅的商业关系,所以即使最终加征关税不可避免要发生的话,他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经营模式。“我的中国供应商非常非常出色,以同样的价格和同样的质量,我在美国找不到这样的供应商。交关税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之前每次从中国进货的时候都会交关税,但是,如果征税的规模和目的上升到贸易战的程度,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非营利组织美国饰品协会(US Accessories Council)总裁吉伯森(Karen Giberson)也是20日当天的一位发言者,该协会代表了包括高端百货商店博洛茗(Bloomingdales)、知名服饰品牌汤丽柏琦(Tory Burch)和瑞贝卡·明可弗(Rebecca Minkoff)等280家美国公司和行业组织。吉伯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她所担忧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另外一个就是加征关税会影响到她所代表的行业中从小到大的美国公司。“额外加征关税会让美国大小规模的公司都受到影响,最终的代价是长期性的,受损害的将是美国消费者、销售业和美国的就业机会。”
找不到中国之外的替代国
据参加上述听证会的多位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确认,通常每位代表的发言被严格控制在5分钟之内,超时则会被立刻打断。因此这也是一个检验发言人士逻辑和是否能在短时间内触动委员们心弦的考验。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此次参加的不少代表均为第三次参加该类“301调查”听证会的业界代表,譬如在半导体产业方面的美国企业代表。
而在经历了三次听证会之后,各位抗辩代表和委员们的套路也较为固定。听证会首日委员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第一,是否可以从中国以外的其他市场进口涉案税则号产品?第二,中方在该税则号产品方面是否有侵权和假冒行为?第三,加税是否会对美国经济和消费者造成损害?第四,能不能找到替代国?
而各位抗辩代表也主要表达五层含义:
第一,中国具有优秀的技术工人和强大的产业链,在生产能力方面没有替代者,也没有竞争国家可以望其项背,无法把工厂搬出中国。
第二, 包括军方在内的美国消费者无法承受加征关税后的价格上涨,低端和中端美国消费者将深受其害,军方消费者也不能幸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