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听证会,正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美国业界代表的抗议声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然而,旨在“听取民意”的听证会,被指只是在走过场。
继首轮34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生效后,第二轮16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的决定,将自今日(8月23日)起正式生效。此前,超过九成参加该轮听证会的代表,均表达了反对关税的立场。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听证会之后,仅象征性地微调了最终清单。
对于特朗普政府这两轮加征关税,中方已明确表示,会采取对等反击措施,这就意味着,中美双边均有500亿美元产品已经或即将受到影响。而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并未止步,反而是步步紧逼,不断加码。
8月2日,美方宣布,把对中国2000亿美元输美产品的征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8月3日,中方回应,将依法对自美进口的约600亿美元产品按照四档不同税率加征关税。目前,USTR正就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一事,在华盛顿举行为期6天的听证会。
与此前的清单不同,2000亿美元清单卷入众多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包括从中国进口的海鲜、家具、照明、轮胎、化工、塑料、自行车等等,甚至有眼尖的美国媒体发现,婴儿座椅、婚纱、棺材这些美国人从出生到死亡必不可少的东西,都被列入了加征关税的清单。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专家看来,从过去几轮听证会中参会代表的发言可见,美国国内对于加征关税一事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大。随着美国中期选举临近,特朗普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面临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多数参与企业持反对态度
当地时间8月20日至8月27日期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拟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举行为期6天的听证会。尽管此前听证会中的反对声音对最终决定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美国业界参与的热情依然高涨,接近360名来自美国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游说组织的代表纷纷前来发声。
在此前两轮关税清单中,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瞄准的是来自中国的工业机械、电子元件及其它中间产品,尽量避免对美国消费者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当关税范围扩大至2000亿美元后,普通民众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消费品几乎都被卷入其中了。按外媒的说法就是,从摇篮到坟墓,各个环节无一幸免。
美国商会提交的书面证词表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出的对额外2000亿美元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显著地扩大了对美国普通消费者、美国工人、企业和美国经济的危害。
美国一个顶级的商业游说团体则表示,特朗普政府缺乏一个“连贯的策略”来解决中国在知识产权和其它贸易行为的问题,并呼吁华盛顿是时候与北京进行“认真的讨论”了。
路透社报道指出,在提交给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1400多份书面评论中,大多数企业都认为,关税将推升从万圣节服装、圣诞灯到核燃料在内的各领域产品的成本上升,只有少数的人赞成将关税扩展到其它产品。一家有上百年历史的棺材公司就不幸中招,该公司的总裁道格拉斯陈表示,公司完全依赖中国制造的棺材,关税将导致“巨大的损失”,悲伤的家庭竟然还要为购买棺材付出额外成本,生命中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时刻了。
“绝大部分参与听证会的企业持反对态度。”盘古智库学术委员、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师张军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从做棒球手套等体育用品、到新娘的服装、再到各个传统制造业的产品,反对的理由从行业来看五花八门。
虽然他们理解美国想保护本土企业,但认为此类关税起到的作用,恰恰是相反的。即使中国不向美国出口,从环保和时间成本来看,美国要在本土恢复这些行业都很难,“很多人认为可能要十年以上,更何况还要担心来自中国的反击。”张军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