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循环利用"还是非法排污?锡林草原碱水池遭疑(5)

www.antiquew.cn/news/ 2018-08-23 19:50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苏尼特碱业有限公司企管办主任焦占湖说,苏尼特碱业是向乌日根塔拉镇租赁的采矿用地,1971年建矿,几起几落,经过长时间开采,现在碱矿枯竭,为了延长碱湖服务年限,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工程系统,现在主要是找边外矿开采,并且边外矿的开采难度也越来越大,取的土多了,出的碱越来越少。

“公司年生产纯碱、小苏打、烧碱、元明粉共50万吨。整个矿区现在只剩下南边的边外矿还没有开采完,接下来就往那边发展,估计还能采个十几年。”焦占湖说。

作为曾经的优质矿,工人们回忆,当年是旱采,就是直接下到矿里采矿,天然碱是层状或透镜状,碱层有一两米厚。随着资源枯竭,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及提高矿石回采率,目前天然碱旱采工艺多被开采成本低的水溶开采技术代替,这些碱池起到的就是水溶作用。

老田说,听厂里说这种循环利用的工艺流程,投资少、见效快。结晶矿快采完了,土和黑色淤泥里都有矿,可以继续溶解下去。

苏尼特碱业有限公司企管办主任焦占湖说,查干诺尔碱湖没有地下水,挖水池是为了收集雨水,因为地处低洼,周围草原的水都会汇到碱湖里,所有的池子每年能收集400多万立方米的水,再补充一些自来水,来溶解各种矿体。最终抽回的碱卤在生产前还要加温化碱,提高浓度,然后滤清去渣,才能制成满足生产要求的清液。送至纯碱车间。

那么,这些碱池是否做过防渗处理,废水和雨水等混合的卤水“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式的生产过程是否会产生污染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对此,老田的回答是不清楚。

杨友则认为,所有的废水都排在自己的矿区里循环使用,这不算污染吧?

焦占湖说,“企业不存在废水排放,因为我们的水本身就非常金贵。我们所有的水都收集后重复使用,又回到池子继续化碱,没有排放有毒物质,所以对草原没有影响”。

焦占湖解释,碱湖底部的黑色淤泥富含有机物,很致密,水最多渗个10多厘米就不再渗下去了。利用原有矿坑溶解矿物质,所以不用做防渗处理。

专家的质疑

按焦占湖所称,苏尼特碱业的天然碱法是一种收集雨水,废水“循环利用”的“变废为宝”式的工艺流程。

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条规定:化学品生产企业以及工业集聚区、矿山开采区、尾矿库、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等的运营、管理单位,应当采取防渗漏等措施,并建设地下水水质监测井进行监测,防止地下水污染。

禁止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据此,多位氯碱行业的专家对苏尼特碱业公司“循环利用”的水溶式制碱工艺提出了质疑。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化工食品学院教授凡广生认为,高浓度盐水不可以作为冷却水使用,也不可以作为锅炉脱硫补水用,腐蚀设备太厉害。企业所说的高浓度盐水的利用方法根本不可行;雨水含有很多硫酸盐和硝酸盐,要单独进入雨水管道收集,直接用来生产不符合要求。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王保伟认为,自备电厂的脱硫废水里含有镉、氨氮、砷、汞、铅。这些废水通过地沟直排碱湖,溶矿之后如果是强制蒸发,部分重金属可能带进产品;如果自然蒸发,时间长了,重金属可能会超过允许浓度。

汞、镉、铅、砷、铬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对人体神经系统破坏极大。

国家发改委中国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曲睿晶认为,碱湖底部泥很致密不会渗漏,这个解释完全不科学,事实上只要没有防渗措施的非正规渗坑,都会渗漏,侵蚀草原。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