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姑苏区文教委人士证实,立新小学的学生系整体安置到勤惜小学内,涉及16个班级,三到六年级,共计800多人。这些学生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
刘女士告诉澎湃新闻,她家孩子将上一年级,然而,在8月20日之前,包括她在内的众多家长对勤惜小学安置立新小学的事均一无所知,就连前一天(8月19日)召开新生家长会时,校长和其他校领导也并未作通报。
图片由学生家长提供
“隔离办学”
说起立新小学800多名学生被安置到勤惜小学的原因,绕不开一桩合同纠纷。
立新小学此前租用了苏州姑苏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姑苏教投公司”)的房屋作为校舍进行办学。去年6月30日,租约到期。姑苏教投公司曾两次要求他们限期搬离,但立新小学并没有搬离,也没有寻找他址办学。今年3月,姑苏教投公司将该校诉至法院。
今年7月底,法院判决立新小学在15日内腾退房屋。但直至8月16日,立新小学仍未执行判决。因此,作为姑苏区的一家国有企业,姑苏教投公司称,将对立新小学占用的房屋上锁“控制”。
同日,姑苏区文教委发布公告称,将对立新小学的学生进行安置。
姑苏区文教委公告称,根据法院判决,8月16日起,立新小学的房屋、场地腾清,交给租赁方(姑苏教投公司),因此,校舍不能正常教学经营。原在校学生安置到勤惜小学内读书,并请学生家长于8月25日、26日报名。
后来,姑苏区文教委再以短信形式通知了立新小学的家长。
“我们了解到,勤惜小学给立新小学的800名学生安排了一栋教学楼,用一道铁栅栏隔离开,学生在里面吃饭、上厕所、课间活动等。两个学校还错开使用操场的时间,似乎这样可以做到互不影响。”一名勤惜小学的家长告诉澎湃新闻。
这名家长担忧,一边是立新小学800名高年级的学生,一边是勤惜小学400名低年级学生。同一个学校分割出两个区域,人为制造了两块“空间”,容易引发家长之间相互戒备,学生之间相互歧视、恐惧,最终可能让学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给校园安全埋下隐患。
因此,多名勤惜小学家长表示,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另外选择一个地方对立新小学的学生进行安置,或将立新小学的学生分流到其他学校。
图片由学生家长提供
两所学校在同一个校园,中间有个“隔离门”
8月23日,勤惜实验小学校长蒋利军及姑苏区文教委相关人士对澎湃新闻证实,立新小学因校舍问题,该校800多名学生面临安置。因为勤惜小学“相对就近”,有空余闲置的教室,并且是姑苏区唯一符合安置条件的学校,所以姑苏区教育行政部门将立新小学的学生安置到勤惜小学来上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