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八百余名“菜小”生被安置,苏州百年名校拟校内设“隔离门”)
苏州勤惜实验小学
从今年9月1日开始,江苏苏州一所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也就是俗称的“菜小”、“草小”),立新小学因校舍被腾退,800多名学生将被整体安排到附近一所公办重点小学——苏州勤惜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勤惜小学)念书。
勤惜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知名学校,也是当地一所重点公立小学。8月20日晚,勤惜小学的家长群开始流传这一消息并引发争议。家长们称,这不仅打破了该重点小学之前严格“按学区招生”的传统,让非学区的学生抢占了公立学校的资源。
8月23日,勤惜小学校长蒋利军及苏州市姑苏区文化教育委员会(下简称姑苏区文教委)相关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虽然两所学校共用一个校园,但为了便于管理,会用铁栅栏等加以“隔离”,对安置过来的800名学生进行“单独管理”,并给予独立的教学和活动空间。
图片由学生家长提供
但校方的这一举动,又引发了家长们的新一重担忧:这一做法将学生“区别对待”,会让立新小学的孩子有“寄人篱下”之感,有可能导致并激化两校学生互相歧视的心理,这对所有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不利。
蒋利军对澎湃新闻说,上述安置只是过渡性措施,对于学生家长们的担忧,校方将与老师、家长保持沟通,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民办小学整体安置到公办小学
“8月20日晚上,有家长在微信群里说,民办的立新小学学生家长已经收到姑苏区文教委的短信通知,说将把他们的孩子安置到勤惜小学读书。”勤惜小学学生家长刘女士说,消息传出后,他们家长微信群“炸了锅”。
公开资料显示,苏州勤惜实验小学创办于1906年,是苏州古城区(姑苏区)具有百年历史的公办小学。中途因生源问题曾停办过,2015年,当地易地重建,并作为一所优质小学加以打造,2016年该校启动招生。
“勤惜小学一开始就严格划分了学区,只有房产证、户口本地址均在学区内,才能入读。”刘女士对澎湃新闻称,因此,家长们不惜以单价3万元左右的价格,在附近买房。
没想到,两年之后,该校即“破例”接收住在5公里之外的民办小学学生,而且数量之大,达到数百人。“这对我们(买学区房的家长)来说不公平。”刘女士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