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清宫剧一直很火,从《还珠格格》到《甄嬛传》,从《孝庄秘史》到《大清后宫》。最近《延禧攻略》又是大火,朋友圈里更是一片延禧热,男孩子想穿越回清朝当王子,女孩子想穿越回清朝选秀女,感觉清宫真好。
尤其是剧中的乾隆皇帝,有皇后富察氏、令妃、娴妃、纯妃、高妃、容妃、愉妃、舒妃、淑妃、庆妃等多位娘娘,粗略一算,已经十个。想想每天都有一大堆美女为他争风吃醋,时时刻刻都想为他生猴子,实在让人羡慕嫉妒恨。
可事实上,至高无上的清朝皇帝,真像电视剧里活的那么幸福吗?
工作压力大
清朝的制度继承自明朝,但变了不少。明朝的中枢是公文政治,由内阁处理公务,皇帝可以隔三差五不上朝,甚至一直不上朝,只要过问“大政事”就行。
清朝就不行了,没有了内阁的帮助,皇上需要事必躬亲。尤其是推行密折制度后,两千多个中央地方大员有事没事就给上折子,皇上的工作量急剧加大。而且地方大员为了表忠心,还不停嘘寒问暖,琐碎文件越来越多。
张之洞向光绪皇帝奏请创办“自强学堂”奏折。大事小情皇帝都要过目/Wikimedia
比如闽浙总督给皇帝专门为了台湾土芒果给皇帝上奏,无奈的康熙皇帝只能回复“知道了,此等东西皆无用,不必再送来”。但一个月后,闽浙总督又来了折子,这次加了武夷山茶。皇帝只好接着批示“再也毋庸送来也”。
相对于这些有的没的的琐碎,雷打不动的日常更是折磨人。
皇帝不到四点就得起床,史书记载乾隆皇帝“寅正三刻(三点四十五分)请驾”。即使是今天衡水中学的学生,也就五点半起床。
更别提皇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晨练。祖宗法度“国语骑射”不能只是宣传的口号,得实实在在地练。拉拉弓、射射箭、骑骑马、跑跑步。大早上起来花一个小时用来出汗也是折腾,今天热衷健身的中产阶级可能都没这么大运动量。
康熙戎装骑射画像,骑射是满洲子弟必需学习的内容/Wikimedia
在晨练后就是早朝,也叫御门听政。皇上“礼仪性”地处理各部门呈上的题本,和大臣讨论公务。为什么说是礼仪性呢?
雍正大规模推行密折制度后,决策基本由军机处小圈子负责,各部的要务不再以题本的形式呈现给皇帝,国家要务大多也不会以朝会形式公开讨论。朝会剩下的功能,自然就是意思意思,走个形式了。
这么无聊的早朝,反而成了皇帝勤政的一种象征。每次听政其实都没什么实际工作,可皇帝还是唯一不能缺席的,大臣们倒是经常迟到或者干脆不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