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她欣慰的是孩子们之间也很团结,兄弟姐妹在一起相互帮助,从不吵架。麦琼方说,小虎(化名)是一名孤儿,6岁时来到她家。由于家里给的零花钱不多,被社会青年骗说去挣钱离家出走,谁知染上毒瘾。麦琼方找遍了大街小巷,花了大半月找到瘦成柴的儿子。她指着手臂上一块疤说,“这就是他咬的”,为了帮他戒毒,麦琼方将他关在家里,可谁知,有人送毒品来,从窗户吊上去给他。后来在广东某部队服役的哥哥得知情况后,说“把弟弟送来给我管吧”。后来小虎在哥哥帮助下,不但戒毒成功,还考上了香港一所大学。
黄静(音)是让麦琼方最骄傲也是最遗憾的孩子,因父母过世,初中毕业时被麦琼方接来家里,“他很调皮,经常给我惊喜”。高中毕业后,他选择去当兵。有一年冬天,他写信回来报喜,“妈,我战友很想吃你做的椒盐虾,我想带她来我们家过年”。麦琼方欣然答应了。谁知,黄静外出途中遇到两个小孩掉进冰窟窿,他下水救人,可在救出两个孩子后,自己却没能上来。部队通知麦琼方去一下时,“我以为他立功了,又要给我惊喜”,可她到了部队后,始终没见到儿子,战友们总是说“他出任务了”。最后,部队的干部让她有个心理准备,她的心顿时就凉了,“我做了他最爱吃的椒盐虾,没想到我们会以这种方式见面”。虽然时过境迁,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她泪流满面,说“他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两个孩子,我真没白养他”。
3
付出爱心不求回报
除了一群孩子,麦琼方还照顾过许多老人,还替27个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送终。面对老人留下的遗产,麦琼方谢绝了,在跟老人的子女商量后,决定以老人的名义捐给贫困地区,用来修桥铺路。
有人觉得,麦琼方养育了那么多孩子,每人寄点钱给她,她就不愁没钱花。可麦琼方说,她不要孩子们的钱,唯一的要求是,“有能力就去帮助其他人,体会妈妈是怎么过来的”。让她无比自豪的是,“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当地的公益活动,国外的孩子们也筹医疗款,援助非洲”。
做一次好事容易,做35年好事何其难。
麦琼方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每当再一次看到老人穿上衣服满足的笑容时,她又忍不住了。她的朋友都说,别人做好事都是量力而行,只有麦琼方,一股劲往前不知回头。
她的事迹经南国早报报道后(2012年3月19日12版),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帮她送衣、筹米、助学的行列。麦琼方说,现在下乡,都不用挑担了,好心人经常开车拉东西下去。就在说话间,楼下有人喊“麦大姐”,麦琼方说她是经常一起帮送东西的人。
谈起做好事,麦琼方觉得这是家风,“母亲也经常省吃俭用接济别人,送粥给流浪老人”。1979年,麦琼方还是青春少女时,她多方筹集物资,用扁担挑下乡,帮助老人和孤儿。婚后,丈夫帮她一起挑,儿子出生后,一家三口一起挑,30多年来,挑断的扁担有几十根。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做了35年。
如今,越来越多的好心人和麦琼方一起做好人。2014年,她上了“中国好人榜”。
作者:李俭芹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