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女孩搭顺风车遇害:处理"夺命投诉"要快快快!

www.antiquew.cn/news/ 2018-08-27 11:23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原标题:温州女孩搭顺风车遇害:处理“夺命投诉”要快!快!快! |新京报快评)

又见女生顺风车遇害悲剧。

8月24日下午1时,20岁的浙江温州姑娘赵某从温州市的乐清前往永嘉时,乘坐顺风车后失联。随后,乐清市公安局发布声明证实了这一消息,宣布抓获犯罪嫌疑人钟某。经初步侦查,钟某交代了对赵某实施强奸,并将其杀害的犯罪事实。目前,受害人尸体已找到,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这样一起令人痛心疾首的血案,很容易让人联想起3个月前发生的空姐顺风车遇害案。今年5月6日凌晨,空姐李某珠在郑州搭乘顺风车途中被害。而2年前的一个晚上,深圳一名24岁的女教师搭乘滴滴顺风车返回学校,在路上遭到司机抢劫并遭残杀。

温州女孩搭顺风车遇害:处理夺命投诉要快快快!▲遇难女孩赵某的遗体被找到。资料图片

案发后,网上的一种声音是,出租车、网约车上发生的刑事案件也不少见,似乎并不能说明滴滴顺风车风险更大。这有其道理。只不过,两种不同类别的出行服务,主体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对潜在犯罪分子的遏制作用,也会有轻重之别。

根据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网约车平台公司与出租车公司一样,承担承运人责任,应当保证运营安全。私人小客车合乘则按各地政府有关规定执行,顺风车属于车主的自愿民事行为,网络平台作为信息中介,承担的是“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不难看出,前者比后者的安全责任更大,换而言之,后者的潜在风险也更多些。

而且,与出租车、网约车等出行服务相比,强调“予人方便”“共享资源”的顺风车,客观上具有更多的社交属性。顺风车之前的宣传语,如“遇见美好,你我同行”“经济出行,美好的故事天天发生”,也容易引向社交。在“5·6空姐滴滴打车遇害案”后,滴滴宣布整改措施,包括下线顺风车业务中所有个性化标签和评论功能,但方便社交是顺风车自带的属性。

挣点油钱、开车有伴聊天不寂寞,固然是一些顺风车车主的目的,但对于性冲动的潜在犯罪群体,面对比网约车、出租车更低的进入门槛,在弱化的安全监管环境下,更容易确定心仪的施暴对象。

就当下看,在空姐顺风车遇害案之后,滴滴平台确实有过整改,比如宣布对顺风车平台业务全国停业整顿一周,要求司机和乘客必须完成6个步骤方可注册,车主每次接单前必须进行人脸识别,用户可自主选择一键拨打安全号码等。而从这起最新的顺风车遇害案看,还没有“全面升级”,覆盖所有“风险点”。

首先便是投诉处理不妥当。据悉,在该车主作案的前一天,就有另一名顺风车乘客投诉,其“多次要求乘客坐到前排,开到偏僻的地方,下车后司机继续跟随了一段距离”,但滴滴客服没有及时针对这一投诉进行调查处置。在温州乐清涉事女孩被杀过程中,曾两次发布“救命”信息,亲友打了几次滴滴客服,结果却未引起重视。即便是后台投诉里有很多虚假举报,但基于优先确保乘客安全原则,也不应随意放过任何一个涉生命财产安全的投诉。

再就是接警机制不通畅。滴滴平台曾声明,成立安全专项组配合警方开展案件调查工作,提供了乘客和车主的行驶轨迹,协助警方破案,但真实功课并不到位。据温州警方通报,当民警向客服表明身份之后,索要司机联系号码和车牌号码无果,对方“称需3至4小时提供查询结果”。果真如此,在人命关天、分秒必争之际,这样的接警做法显然不妥。如果当被害人发出求救信号后,平台即与警方沟通,由警方辨别真假,若情况属实,则由警方立即启动重大案事件处置机制,布控拦截抓捕,效果会好得多。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