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切为了孩子 女教师患癌不舍讲台)
8月11日仍处在暑假中,大兴区长子营镇第二中心小学四年级2班班主任刘秀英听到一声微信提示音,便拿起手机,开始翻阅学生们在微信群里提交的作业。
“家长们平时比较忙,放假后,学生不自觉地就玩手机。如今不让他们玩手机也不可能,我就想把手机利用起来,让手机成为学习的平台。”刘秀英的班级一共有32名学生,一般是非京籍或单亲家庭的“半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原因,这些孩子更需要关爱。由于长期扎根农村教育,刘秀英深知农村的家庭教育状况:“这里不比城镇,孩子多半是无人辅导学习(或由爷爷、奶奶看管)的自由发展状态。孩子的学习就全靠老师来管,孩子的学习怎么办?作业不会时谁给辅导?”
六年前刘秀英被查出乳腺癌,并做了手术,按理说她可以提前办理退休回家休息。但她没有办理退休手续,而是为了孩子们,病后重返校园,仍然选择了比较辛苦的班主任工作,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
在刘秀英口中,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这群孩子多可爱啊。”在刘秀英心里,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可爱之处。“我常常说‘习惯在评价中养成’,就像班里有个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对电脑特别感兴趣,我就安排他去管理电脑,他就觉得自己特有价值,学习也一天比一天好了。”刘秀英说。
出院一周回校上课
2012年11月,刘秀英感觉不适后就医,“当听到癌症的时候自己难以接受”,检查当天,刘秀英在医生的建议下住院治疗。
刘秀英平时很少请假,面对突如其来的缺席,班里许多学生打电话询问刘秀英是不是生病了。“这些学生才上小学二年级,他们说老师您出院的时候我给您买好吃的。”还有学生让刘秀英放心,他们会在学校听代课老师的话,让她安心养病。电话一个接着一个,电话那头学生们稚嫩的声音安慰着刘秀英,让刘秀英觉得这么小的孩子懂事了许多,不禁流下了眼泪。
医生、家人和朋友都劝她,做完手术后至少要修养一个月,但她出院不到一周就回到学校继续上课。“我和丈夫在同一所学校任教,学校老师本来就少,我已经请了那么长时间的假了,两个班几十个孩子,不能把人家孩子给耽误了,不能让丈夫再请假照顾我。”
因为舍不得三尺讲台,她病后依然回到了班主任的岗位。刘秀英说,心里总想的是和学生之间的事儿,所以还选择当班主任。刘秀英觉得,当班主任虽然身体上累一点,但是和学生们聊聊天,她心理上会轻松一点,还有助于病情恢复。就这样,刚刚出院的刘秀英一边化疗,一边和学生们在一起。
关爱“半留守儿童”
刘秀英的班里一共有32名学生,其中一半以上是非京籍学生、单亲家庭孩子和“半留守儿童”。这些学生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跟随打工的父母来到北京上学,普通话不标准、不适应新环境、缺乏自信心、不知道如何学习,甚至出现厌学的情况。
刘秀英介绍说,“半留守儿童”是指孩子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父母每天早上在孩子没有睡醒之前去上班,晚上在孩子入睡之后才回家,父母与孩子平时基本没有交流。刘秀英介绍,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来说,村里生活成本较低,进城工作所需的时间自然会长,因此这些孩子被称为“半留守儿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