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和担忧:“冷静期”会被滥用吗?
“离婚冷静期”设置是否科学?短短的“冷静期”真能为飙升的离婚率刹刹车?
其实,从多地试点“离婚冷静期”开始,在网络上,关于此举的争议和担忧之声就不断。
有网友认为,这样能很好的避免冲动“闪离”带来的悲剧婚姻,也有网友提出,离婚冷静期是在干涉离婚自由,还有网友担心,“冷静期”会不会增加离婚纠纷复杂性,甚至成为当事一方拖延离婚的借口。
对此,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张玉霞认为,离婚冷静期的设立,给了任意一方单方撤回离婚的权利,这样的“缓冲期”,无疑可以防止一些冲动型离婚。
不过,张玉霞也提出,“离婚冷静期”应有更细致的规定,规避一些风险。
“例如,在实践中,可能会有人为了购房等事由,对该冷静期予以滥用。此外,对于因各种原因坚决想要离婚,并可能在财产等问题处理中做出妥协的一方来说,冷静期的设置无疑增加了风险。”
中新社发 刘震 摄
专家:“冷静期”也需区别对待
在专家看来,“离婚冷静期”设立的关键,在于对离婚群体进行细分,相关的民政部门、司法部门能把工作做得更细致,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对于《民法典》草案拟定的“离婚冷静期”,张玉霞认为,在维护婚姻关系稳定、保证夫妻双方都有撤回离婚权利的方面,草案的规定值得肯定。但在实践中,则还需要相关部门对设定冷静期的离婚人群进行细分。
“若只是感情破裂,则应当给予冷静期,但若存在家暴等违法犯罪因素,则建议立刻离婚。”张玉霞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