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拌砂浆收北大通知书”云南小伙:《平凡的世界》激励我)
邮递员送来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今年12月才满18岁的云南曲靖小伙崔庆涛正在老家会泽县一处建筑工地同父母一起打工,干着“拌砂浆”的活儿。“父母都特别高兴,差不多是冲下了楼。”7月25日,崔庆涛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回忆起三天前的那一刻。
这几天,此事被当地媒体报道,崔庆涛上了热搜。崔庆涛告诉澎湃新闻,考上北京大学只能算是“天时地利人和”,“这种情况的学生应该还有很多,只是恰恰我被报道了而已”。但这对其父母而言,意味着“干活的时候心里也高兴一点,有希望、有盼头”。
学习迷茫、痛苦时,崔庆涛爱看路遥名著《平凡的世界》。“这会让我心里豁然开朗。”崔庆涛说。
据此前媒体报道,崔庆涛今年高考669分,排名全省第56名,通过国家专项计划考取了北大。会泽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朝祥告诉澎湃新闻,当地计划在8月4日策划一个公益晚会,捐赠的善款全部用来资助贫困大学生,包括崔庆涛在内。
暑假打工每天工作11个小时,没休息日
崔庆涛是长子,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高考结束后,他便跟着父母在家附近的建筑工地上到处打工。崔庆涛说,7月22日这天,自己正弯身拌砂浆,邮递员打来电话,说通知书还有半个小时就到。“等真的到了,父母都特别高兴,差不多是冲下了楼来到工地上。”崔庆涛告诉澎湃新闻。
当地电视台拍摄的视频显示,拿到通知书后,一家人围拢在一起,父亲崔茂荣不识字,叫妻子许树兰念通知书内容。许树兰就一字一顿念起来:“崔庆涛同学,我校决定录取你入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学习,请你准时于2018年8月30日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校长林建华。”这时候,崔庆涛穿着沾满灰尘的工作服,站在一旁笑。头上有些许白发,他不怎么在意,说是“少年白,从小就有”。
同父母打工期间,崔庆涛每天早上6点起床,半个小时后到达工地。“一般是帮父母打下手,搬砂浆,再拎一下,还有递一下砖。”崔庆涛告诉澎湃新闻,每天工作11个小时,“不存在双休日”,身体上“会有点累”,但心里一点都不觉得辛苦,反而充实。
对崔庆涛而言,父母虽是农民,但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现在的自己“有一半来自父母的塑造”。“最重要的让我更加坚强,每次学习上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他们都会鼓励我,不会责备,正是这样自己才一直坚持下来。”崔庆涛说,以前自己和弟弟留在老家会泽上学,父母在外务工,没有时间陪自己。“自己平时也会想念爸爸妈妈,每个星期都会打电话给父母。”
其实“打工”对崔庆涛来说并不陌生。据《曲靖日报》6月30日报道,此前崔庆涛父母在外务工时,他和弟弟都会在假期跟着一起干活,“经常在夜里3点钟就起来,在大棚里撒肥料、撒鸡粪”。
崔茂荣彼时接受当地记者采访时称,“现在就怕下雨,因为会耽搁干活,影响筹集孩子上大学的学费”。“家里盖房子政府补助了4万元,现在还差着点债,但是不要几年就能还清了。”崔茂荣称“自己苦点没啥,娃娃就是最大的希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