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江户时代的纹身示例/Wikipedia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西方人的“入侵”以及“明治维新”的发展,日本政府以维护日本人形象为由,于1879年全面禁止纹身。这一禁令直到1945年美国陆军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接管战败的日本后才解除。
1882年外国人在日本长崎纹身的绘画/横滨纹身博物馆
和纹身惩戒罪犯的历史接近,日本黑社会的历史也能追溯至江户时期,露天商业活动中混杂的贩夫走卒、赌徒等社会底层贱民都是暴力犯罪的潜在人群。他们有专门的称谓——极道(Yakuza),名称据说来自于日本传统纸牌游戏花札的最坏组合“八、九、三”,专门指涉暴力犯罪的个人或团体。
日本传统纸牌游戏花札的最坏组合“八、九、三”/Outsider Japan
由于出身卑微,日本极道传统中不乏“义”的一面,具体表现为用最直接的方式劫富济贫,并组建属于自己阶级的暴力社团和利益集团。这一传统保留到近代,除了2015年,山口组一直在万圣节向当地儿童派发免费糖果。
日本黑帮山口组在万圣节给儿童发糖/RocketNews24
日本极道从一开始就带有自下而上暴力对抗权贵,牟取自身利益的基因,在纹身被世人视为犯罪的主流文化背景下,主动纹身象征着对禁忌的挑战,标志着自己与普通人不再相同,纹身也就成为这一群体建立社会地位和对抗当局的“旗帜”。
而且极道的纹身全部采用手工刺青(Tebori,手彫り),耗时长,痛苦大,因此纹身的象征意义还在于“重新开始”,甚至“涅槃”。
1946年日本纹身师在黑帮帮派成员的肩上雕纹/WordPress.com
人人都纹身的极道呼唤着勇于忍受痛苦的新人,在他们看来,刺青是进入极道的隐喻。
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在纪录片《极道的死亡标记》(Marked Death of Yakuza)中采访了一位纹身师,他曾是某黑帮成员。据他说,人们在成为黑帮成员以前,都会花很长时间在自己身上刺满纹身,它意味着痛苦、流血和不可回头。
纹身师在帮日本黑帮刺青/Anton Kusters
龙哥和天安社兄弟的纹身,只是对日本黑帮在外形上的低配山寨。
热衷“洗白”的黑帮
2001年,19岁的龙哥因为偷窃第一次坐牢,出狱后不久,又因为打架二进宫,前前后后一共坐牢五次。
但龙哥和我们日常理解的流氓混混不一样,他所在的天安社一直以“商会团体”自居,团体成员很多自己开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大米、物流、弘扬孝文化等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