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回顾日本著名的山口组发家史,初代目创始人山口春吉在进入极道以前,就是个码头工人,经历一次次改革,终于成功洗白,建立了商业帝国。
山口组创始人山口春吉/Wikipedia
日本港口和码头自江户时期起就是风起云涌的草根江湖,尤其在日本开埠、引进西方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后,港口和码头文化中草莽的一面反而更盛。
比利时摄影师Anton Kusters潜入日本黑帮工作数月,以“Yakuza”为主题拍摄的一组照片/Anton Kusters
虽然20世纪初西方式的现代公司经营模式已在日本颇具规模,管理港湾的公司甚至有分管人力资源和现场督查的不同部门,但在人际关系和精神气质上还有一些日本本土性的东西并没有消失。
1912年,山口春吉在一家码头公司做人力资源管理。三年后,他召集周边五十余名码头工人成立了山口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山口组这样的现代日本黑帮保留着强烈的仪式感,但它在本质上不同于古代草莽起义的“歃血为盟”。
从一开始,山口组就有一个现代内核,它是一种日式的工团主义(syndicalism),简单来说它更像一个以盈利为目标的工会,有自己的社团产业,保障工人和社团成员的利益,不排斥使用暴力。山口组在成立之初,还需向它的上级大岛组缴费。
1998年日本浅草寺街头的黑帮成员/Bruce Gilden
山口组通过铁腕手段对内建立成员的凝聚力和忠诚度,这也是集体行动和个人牺牲精神的基础。作为起初不被政府承认的暴力团体,山口组只得与更高级别的黑帮、敌对公司和政府打好交道,进而维护社团的共同利益。
为了达到目的,暗杀、绑架、敲诈是山口组动用法外权力的主要手段。
1975年至79年间,日本摄影师Seiji Kurata街拍中的日本黑帮成员/Seiji Kurata
初代目治下的山口组因上游黑帮大岛组属于“博徒系”黑帮,因此它除了争夺传统产业的地盘外,还涉足赌博业。30年代初,随着日本实体经济萧索和军国主义抬头,脱离了大岛组的山口组开始发展风俗和娱乐行业。
日本黑帮涉足风俗业/Anton Kusters
山口组的经营模式从成立之初就带有现代公司的痕迹,为它在“战后”日本经济重建之时,趁机洗白创造了条件。这是日本现代“暴力团”的通例,而非山口组的特例。
三代目田冈一雄是迄今在任时间最长的山口组掌门(1946-1981),他见证了战后日本从重建到崛起的整个过程。
1947年,民间贸易重新开放,山口组积极参与港口贸易。1949年,田冈一雄担任港洞会会长。港洞会的前身是码头工人工会,这就再次印证了日本极道与暴力工人运动的关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