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个税起征点提至5000元:少缴多少钱?谁最受益?)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1日电 个税法第7次修订尘埃落定。此次修订亮点颇多:新的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低档税率适用范围扩大,把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支出设为专项附加扣除。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至5000元。
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在新个税法下,还有多少人缴纳个税?谁最受益?每月能少缴多少钱?专项附加扣除如何抵扣?单身者要多缴税吗?一起来看权威解读。
亮点一:新的个税起征点提至5000元
此次个税修订的一大变化是,将原先分别计税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进行综合征税。
上述4项综合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俗称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月(6万元/年)。
需要说明的是,个税起征点的内涵有了变化,之前3500元的起征点是针对工资、薪金所得一项,而新的5000元起征点是针对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这4项。
这是个税起征点第四次提高。此前,个税起征点自1980年确定为800元后历经了三次调整,2006年提高到1600元,2008年提高到2000元,2011年提高到3500元。
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表示,5000元的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今后还将结合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以及城镇居民基本消费支出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亮点二:低档税率适用范围扩大
修订前(左)和修订后(右)个税税率表对比。
在税率方面,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
亮点三:首次增加专项附加扣除
此次修法,首次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也就是说,以上跟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支出,可以在税前扣除了。专项附加扣除考虑了个人负担的差异性,这样一来,不仅降负更多,而且更加公平。
资料图:北京市东城区联合办税服务大厅。 刘文曦 摄
还有多少人缴纳个税?
程丽华透露,仅以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月5000元这一项因素来测算,修法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将由现在的44%降至15%。
根据人社部公布的《2017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6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2462万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