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号称“站在巨人肩膀上创新”的红芯浏览器,创始人履历也造假)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今晚还在安慰陈本峰,“陈本峰也很难过,备受质疑”。但陈本峰不是科大讯飞的联合创始人,曾经只是科大讯飞实验室的一名实习生。
处于风口浪尖的红芯浏览器创始人陈本峰这次有点丧。他从上海急匆匆赶回北京,召开了一场并没有说服力的发布会,除了坚称“有创新”的苍白解释之外,舆论的压力让他也没有了刚获得2.5亿美元的喜悦。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今晚还在安慰陈本峰,“陈本峰也很难过,备受质疑”。但陈本峰不是科大讯飞的联合创始人,曾经只是科大讯飞实验室的一名实习生。
“既然发生了,我认为应该有个态度去对待,坦诚最重要”,16日晚间,陈本峰对媒体表示,事发后他急忙从上海飞回北京,“在飞机上的几个小时是我最难过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外界怎么议论”。
浏览器到底有无“站在巨人肩膀”自主创新?
8月16日,因旗下红芯浏览器被指造假,红芯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坐上了风口浪尖。
该公司被指以谷歌浏览器Chrome内核“换皮”打造成“自主可控的国产浏览器”红芯浏览器。而在前一天,公司刚刚宣布完成2.5亿元的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上市公司、政府客户及资本机构。
红芯联合创始人高婧16日回复记者称,红芯浏览器“包含Chrome在里面”,但并非抄袭,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创新”,如智能感知渲染引擎及应用安全方面都有创新,这些功能需连接云服务,“单看安装包是看不到任何东西的”。
目前,该公司官网已不再提供下载链接。此前下载过该浏览器的用户告诉记者,对软件安装包解压缩后发现不少包含Chrome的文件。不仅如此,使用该浏览器后,无法访问页面地址提示与Chrome相同,连产品“彩蛋”也照搬,甚至在红芯的安装包中发现了Chrome的logo。
新京报记者测试了通过7-Zip解压缩红芯浏览器,印证了上述用户的发现。
记者发现,红芯安装包与Chrome最后一个支持Windows XP版本安装包逐层解压缩后,都存在一个名为“chrome-bin”的子文件夹中包含大量相同名字的文件夹和文件。
使用代码比对工具Total Commander对比上述两个文件中相同名字的文件,结果显示“两个文件内容相同”。
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部分不相同文件是因为套用用户界面需要对代码做相应的修改,但对于是否直接“复制”了源代码,目前无法得出确切结论。
陈本峰在今晚的发布会上并不避讳谷歌内核的事儿,坚称红芯在此基础上有三个创新,这就是自主创新,“我理解的原创,就是别人没有我有”,但是自主研发的区别很大,相当于每行代码需要自己写,“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在他看来,用户认为产品有价值,这些跟国产和爱国等没有任何关系。
当晚,红芯声明称,红芯浏览器的内核是在通用浏览器内核架构(即Chromium开源项目,但不是Chrome浏览器)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内核Redcore是基于Chromium/Blink。
公开资料显示,Chromium是由谷歌发起的一个开源Web浏览器项目,用于提供专有Chrome浏览器的源代码,只在功能和logo存在差异。Blink则是谷歌和Opera开发的引擎,是Chromium的一部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