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离开后,在南昌市找了一份工作。她曾告诉李俊华,在飞来南昌前,她已经买好了一张云南植物园的门票。在她原本的计划中,她会在植物园内找到毒性强烈的植物,服毒自杀。
李俊华及时“救”了小园。
6月初,李俊华赌博欠债的事“藏不住了”,陆续被家人知道,他描述那种感觉“像自己的皮肤一层一层被扒得干干净净”。李俊华无法承受来自家庭和内心的巨大压力,“有点想死了”。
他逃离家中,飞往三亚。成长于南昌山城的李俊华喜欢蓝色的海,他说,如果一定要死,他想“死在大海的怀抱里”。
到达三亚后,暂时无需面对家人的李俊华一下子松弛下来。原本因重压而产生的自杀念头慢慢消退。半个月后,李俊华在自杀群中结识了同样因赌博欠债想自杀的网友小乐。 “我输了130多万都还活着,他不过欠了几十万” ,李俊华认为自己有信心劝服对方。
他再次假装约死,将小乐约到了三亚,带着小乐散心聊天,告诉小乐“死无法解决问题”,在他死后,欠债公司会追到家里,整个家庭也会跟着毁了。李俊华在三亚自己想通了一个道理,“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李俊华不想毁了自己的家。他在三亚的那段日子,父母东拼西凑帮他还清了大部分债务,剩下的三十多万,他只要活着,总能还清。他还想多赚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李俊华将这些一一转达给小乐。小乐最终向家人坦诚,母亲帮忙还清了债务。他也重新开始工作。
这些经历让李俊华意识到自杀群中的劝生者角色是不可或缺的。7月,他看到胡小天自杀的新闻,了解到胡明的事情。李俊华主动认识胡明,与胡明共享网友自杀的信息,他希望能有人在自杀群中“并肩作战”。
李俊华主动认识胡明,与胡明共享网友自杀的信息,他希望能有人在自杀群中“并肩作战”。
一念之差
约死的人大多遇到了生活中的困难,但没到“过不去的程度”。胡明总结,自杀群中的人大部分为情、病、钱所困,在消极的氛围中,自杀的念头被放大。
湖南衡阳的张凯在自杀失败后向记者坦言,自己自杀前是“犹豫不决”的。家住农村的张凯今年19岁,因家境贫寒,他早早辍学打工。15岁左右,他开始接触到微商,慢慢赚到了可观的收入。后来,张凯沉迷网络赌博,陆续输掉了二十多万的积蓄,交往一年多的女友也因此与他分手。
7月24日,“觉得自己没有希望”的张凯查找自杀方法时,无意中进入自杀群。很快,张凯约到了共同赴死的网友丁强。第二天,丁强便从武汉动身来到衡阳。26岁的丁强与张凯的哥哥同年。实施自杀前,丁强曾劝张凯放弃自杀。
但张凯“还是想死”。两个人按原计划进行,在一间小旅馆进行烧炭。烧炭一个小时后,体质较弱的张凯先陷入昏迷。事后,张凯回忆起昏迷前的一个小时,“很痛苦”。
丁强“不忍心”,迅速将昏迷的张凯拉出了房间。张凯足足昏迷了近20分钟才清醒。醒过来后,他只觉得头痛得“快炸开了”,根本走不了路。死里逃生的张凯收到了胡明的消息,回复他“没事”。丁强走了,张凯与他失去了联系。
自杀群中的人,是不同的平行线,一句“约死”,他们便在死亡的交点相遇。有时候,交点就成了生命的终点。有时候,交点又会成为一部分人重生的起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