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孝贤皇后去世突然,民间对此也是议论纷纷,各种传闻不胫而走。其中,有称“失足死”的,说乾隆一行人“回銮至德州,帝在舟中夜宴,后在他舟闻之,……是日至帝舟,因事进谏,语颇激切。时帝已被酒,怒后,颇加诟谇,后羞忿返,失足蹈水死”;
也有称“投水死”的,说“十一日夜,乾隆帝东巡回驻德州,于舟中宴饮淫乐。皇后富察氏激切进谏,乾隆帝加以诟谇。后羞忿,投水死。”
更离奇的,还有说乾隆与孝贤皇后弟媳(即傅恒夫人)私通,返回途中两人因此事而争吵,乾隆暴怒之余,竟将孝贤皇后“逼之入水”。
孝贤皇后的离奇死亡也给小说家留下了许多想象空间
失足、投水、逼之入水,一时流言满天飞。也有学者认为,孝贤皇后病死的可能性更大。如清史专家刘桂林经翻阅大量清宫档案并对这一时期的天气状况深入分析后认为,孝贤皇后的死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丧子余痛,身体不佳;
二是当时天气阴雨寒冷,孝贤皇后在济南感染寒疾,加上人在旅途,舟车劳顿,由此病逝于归途。
应该说,这一解释算是比较合理了。
二、性格刚烈的继后
孝贤皇后病逝后,宫中亟需有人主持,年事已高的皇太后遂令乾隆在富察氏丧期过后册立新后,这就是娴贵妃乌喇那拉氏。
中宫缺位、循资以进的话,乌喇那拉氏理当继为新后。不过,与《延禧攻略》中“阴险的继后”不同的是,乌喇那拉氏其实性情十分刚烈,而乾隆本意也不想立她为后,但碍于皇太后的命令,不得不从之。
乌喇那拉氏系佐领那尔布之女,出身并不高。不过,她在雍正年间就已是侧福晋,资历也不算低。因此,乾隆继位后册封各妃时,乌喇那拉氏被封为娴妃,地位仅次于孝贤皇后与贵妃高佳氏。
乌拉那拉氏虽然被冷落,但是历史上并非有心计之人
孝贤皇后丧期满后,乌喇那拉氏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被册立为新后。此后,无论巡幸江南或木兰秋狝,乌喇那拉氏都与乾隆相伴同行,帝国的夫妻典范,似乎又回到了正规。
值得注意的是,乌喇那拉氏十几岁就入侍乾隆,但直到正位中宫后,才首次怀孕生下皇十二子永璂。是年,乌喇那拉氏已34岁。此后3年中,乌喇那拉氏再度诞育皇五女与皇十三子永璟。5年内连生两男一女,这说明乌喇那拉氏的生育能力绝无问题,但反过来说,在此前的近20年中,她几乎是被冷落了。
从生育情况看,乾隆与乌喇那拉氏的关系还算和睦。毕竟,后宫妃子众多,雨露岂能均沾,皇后连连受孕生产起码说明乾隆在其身边的时间不短了。然而,因为缺乏深度的感情交流,乾隆与继后这段看似融洽的夫妻生活也就持续了五六年。之后,两人关系再度疏离。
表面上看,乌喇那拉氏被冷落是因为年过四旬、容颜衰退,但其背后实则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尽管继后极力迎合周旋而乾隆也极力配合,但她的性格和经历,终究难以达到孝贤皇后那样体贴入微的程度。
就乾隆而言,他对乌喇那拉氏的性情其实并不是特别了解。直到后者正位中宫后,乾隆才霍然发现,继后表面赋性安和,但内里隐藏着一股逼人的刚气,决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懦弱女子。
最终,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南巡途中,乌喇那拉氏突被严加看护并先期遣送回京。之后,其历次受封的娴妃、娴贵妃、皇贵妃、皇后的册宝被悉数收缴。换言之,乌喇那拉氏不仅失去了皇后的位号,而且从后妃中被彻底摒弃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