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行业,其实一点儿也不暴利(2)

www.antiquew.cn/news/ 2018-09-07 14:01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北大经济学博士郝继涛分析,对于规范的连锁店来讲,镜架、镜片毛利率50%左右。但这只是毛利率,一般企业都无法达到这个水平。如果扣除运营、租金、人力等成本,在经营景气的情况下,眼镜店的净利率低至3.5%,在经营不景气的情况下,甚至亏损。南京市2004年的调查显示,60%的品牌眼镜店根本不盈利,6年间倒闭了40多家眼镜店。

被认为是“眼镜第一股”的博士眼镜最能反映这种困窘。2016年,博士眼镜营业收入有4.15亿元,毛利润为3.15亿元,但净利润只有3778.47万元,净利率只有9.1%。其中租金、物业、水电费达1.13亿元,占销售费用的50.67%,如果再算上工资、社保,两者合计占比就已超过了销售费用的九成。排头兵尚且如此,其他的更不用说。三年间,博士眼镜开店147家,关店76家。

而以丹阳为代表的眼镜生产基地,盈利也远没有那么高。目前,中国的眼镜产量占到了世界眼镜总产量的70%,但由于缺乏自主品牌,以加工为主导的中国眼镜业利润却只占世界眼镜市场的15%左右。

丹阳已经算是盈利比较好的眼镜基地了,这里不仅聚集了大量的眼镜厂商,还有政府的资源扶持,而在中国的另一个眼镜生产基地深圳横岗,由于企业大多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品牌和规模,2006年前后也倒闭了不少眼镜工厂。

2011年10月20日,浙江温州,某眼镜厂员工正在加工眼镜框/视觉中国
2011年10月20日,浙江温州,某眼镜厂员工正在加工眼镜框/视觉中国

与国外相比,中国眼镜的盈利率也非常低。2013年,美国市场的屈光镜片的年销售量是1.3亿片,而中国的年销售量是1.3亿副,多了一倍。但美国眼镜市场年销售额达4500亿-5000亿元,中国却只有500亿-600亿元。

所谓垄断产生利润在眼镜行业更是不可能。根据行业发展规律,一个成熟的行业应该有一定的行业集中度,且必然会形成若干个有影响力的领导品牌。但在中国,即便是行业内相当出色的宝岛眼镜,其在中国大陆拥有超过800家店面,销售额逾10亿,市场占有率也仅为2%-3%。

相比于其他商品,眼镜价格增长速度也并不快。2013年,天猫上镜架的销售额约为11.55亿元,共销售979.4万副,平均每副118元;镜片销售额约为3.35亿元,共销售1154.3万片,平均每片29元。平均一副眼镜的成本也就200元左右,而早在2000年初的媒体采访中,眼镜的价格就已经是二三百元了。

专业的服务隐形了

坐在南京的眼镜店里验光,你以为自己最后只是付了眼镜的钱,但其实验光的费用、商店经营的成本都已经算了进去。

作为一个半工半医的特殊行业,眼镜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眼科知识,而且能熟练操作。尤其在开具配镜处时,顾客的屈光状态、屈光度、年龄、职业、配镜目的、用途都要考虑到,有戴镜史的顾客还要考虑原戴镜情况、原戴眼镜的屈光度及装配质量等内容,其实就相当于眼科医生了。

2018年1月7日,厦门某验光中心,一位青少年在接受视力测试/视觉中国
2018年1月7日,厦门某验光中心,一位青少年在接受视力测试/视觉中国

但在中国,视光专业发展一直很慢,直到90年代初,市场上才有验光配镜店。2006年上海眼科学会的调查显示,眼镜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16%,但2008年中国城市总劳动力人口中32%有大专以上学历。

可以说,眼镜行业长期都是在低端制造、低端服务的处境中,人力成本也远低于本该有的水平。2008年,获得《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的零售企业也只占总数量的1/3。

相对来说,规模较大的眼镜店在人力投入上更严格。一项2009年对11省140家直营店调查显示,这些店平均店面面积超过200平方米,且平均每家店有4名验光(配镜)师,中高级验光员和中高级定配工是主力,约占持证上岗人数的84%。相应的,他们的人力成本也会更高。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