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没有爱也就罢了,乾隆与乌喇那拉氏的感情也说不上和睦,后来帝后反目时也暴露出双方其实早有积怨。
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在南巡途中突然与继后失和,据说乌喇那拉氏不可思议的剪掉了头发,而满人只有在家中老人去世时才会剪发,引得乾隆大怒,虽未正式废后,但从此形同打入冷宫。
而积怨是什么,究竟为何失和?对此,历史上并未有明确记载,而此种“空白地带”正好可以留待宫斗剧的尽量发挥了。
一些野史的说法倒是很“宫斗”,据说在南巡途中,乾隆临幸了多位江南美女,还试图将其中的一位带回宫中给个位分。皇后听说后,或是妒火中烧,又或是“出于公心”的想劝阻乾隆,不要有违汉女不入宫的祖制,总之皇后是和乾隆为了江南美女起了严重的冲突,最终导致了乾隆的总爆发。
尽管失和原因成谜,但乾隆此后对乌喇那拉氏的极度痛恨是显而易见的,完全看不出还留存有什么什么夫妻情分。当乌喇那拉氏于乾隆三十一年去世时,并未以皇后的规制来举行葬礼,仅仅以“嫔”的规格来安葬,日后也并未随葬乾隆的裕陵,在礼制上进行了等同于废后的严重打压,按照流行的说法是,“不废而废”。
乾隆对乌喇那拉氏的评价更是十分凉薄,“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活脱脱一副女疯子的形象。而《延禧攻略》显然也刻意复刻乾隆的说法,强化着继后“发疯”的人设。
但可能就是由于命运多舛,乌喇那拉氏成为了清宫剧出镜最多的皇后,不过人物形象多以负面为主,特别是《还珠格格》中的恶皇后形象,几乎成了一代人心中的梦魇。
现在就看周迅的了,能否在《如懿传》中为继后打个纯良白甜的翻身仗,但目前看来,情况并不乐观。
《延禧攻略》的女主角是魏璎珞,但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其实“查无实据”,史书上只简单的留下一个“魏佳氏”,不过这也算正常,清朝几乎所有的后妃,包括尊贵无比的皇后,在史书上都很难留下名字。
魏佳氏比富察皇后小15岁,比乌喇那拉氏皇后小9岁,乾隆十年时刚刚被封为魏贵人,富察皇后去世的乾隆十三年,魏佳氏才刚刚被晋封妃位,成为了我们现在熟悉的“令妃”。
乾隆自然是喜欢令妃的,否则也不会和她在十年内连生六胎,足见宠幸之多,乾隆三十年时还将她封为皇贵妃,大清朝后妃序列中的“二把手“,仅次于皇后。但要说“爱”的话,前面说了,乾隆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富察皇后,令妃也没有得到。令妃只能说是最接近“爱”的后妃吧。
至于令妃为何没有成为乾隆第三任皇后,可能有三个原因。第一,乾隆心目中的皇后只有富察皇后一人,惹乾隆大怒的继后“被废”之后,乾隆对立后一事更加心灰意冷;第二,令妃被晋升为皇贵妃之后,担负起了“母仪天下”主理后宫事务的重任,虽无皇后之名,但却有皇后之实,乾隆也无谓多此一举;第三,令妃之子永琰,后来被乾隆秘密立为皇储。乾隆在此前后如果立令妃为皇后,就近乎于泄漏了秘密建储的人选。
在乾隆将所有感情都留给了富察皇后之后,令妃为何可以异军突起赢得乾隆的青睐,为何可以迅速接管乌喇那拉氏“被废”之后的后宫权位,为何可以获得太后的认可,为何可以受宠长达二三十年而长生不衰,为何可以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帝国继承人,史书上并没有给出答案,这又轮到宫斗剧出场“填补空白”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