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大称韩春雨未主观造假 处理却符合造假条款(4)

www.antiquew.cn/news/ 2018-09-10 11:33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未定“学术造假”,但处理符合“学术造假”相关条款

除撤回论文本身的调查结果让外界存疑外,河北科技大学此番对韩春雨本人的处理结果也颇为含糊。

处理结果称:该论文发表后,韩春雨的个人住房、职称、工资待遇等均未发生变化。在调查过程中,韩春雨主动要求退回基于撤稿论文所获得的科研项目、绩效奖励、荣誉称号、社会任职等。有关方面按照规定已取消了韩春雨所获得的荣誉称号,终止了韩春雨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并收回了科研经费,收回了韩春雨团队所获校科研绩效奖励。个别社会任职正在按法定程序办理。

照这份处理结果,韩春雨本人在经历2年多的被喝彩、被质疑的大起大落之后,不过是回到了原点,并没有受到额外的惩罚。

同时,如果未主观造假,取消韩春雨获得的荣誉称号、终止科研项目等的依据又在哪里?这恐怕需要学校进一步解释,韩春雨团队在认定的“未主观造假”之外,究竟存在什么问题?

而对照《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第五章处理部分,“终止或者撤销相关的科研项目,撤销学术奖励、荣誉称号” 是对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作出的处理之一。其余还包括通报批评;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行政职务;开除或解聘; 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其他处理措施。

如果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还造成恶劣影响的,应当被认定为情节严重。处理应该给予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行政职务;开除或解聘。

另外,韩春雨在论文发表后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0万元的资助外,最受关注的莫过于,2016年8月,河北省发改委“原则同意”总投资为2.24亿元的河北科大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项目,资金由省财政性资金安排。这笔巨资也让外界认为河北科技大学和韩春雨之间的利益和名誉均紧密捆绑在了一起。

2016年9月21日,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采购进口仪器设备项目在石家庄开标,其中预算金额为1958万。

目前,这笔最受关注的巨资如何收场?河北科技大学及河北省发改委均未公布明确说法。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科技大学的这份结论让学术界充满疑惑之外,也倍感失望。有研究人员表示,“这个调查结果有悖于科技部出台的有关学术诚信零容忍的精神。现在搞不清楚为啥造假的仍然还能继续从事学术工作,学术界应该真正做到‘零容忍’”。

对国内学术环境困惑的不止一人。据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日前报道,8月26日离开北京大学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执教的“80后”数学家许晨阳在临行前接受采访时谈及国内科技界存在三大问题,其中就包括“学术造假得不到惩罚”。

许晨阳说,“让人吃惊的是,涉嫌造假的事情被曝光很长时间了,一直没有处理的消息,更谈不上具体的惩罚措施。”


“如果‘零容忍’最后变成‘零作为’或者‘不作为’,就会让许多人误认为:我们的制度不惩罚或惩罚不了学术造假。如果是这样,我觉得影响是很坏的。”许晨阳提到。

目前看来,2017年8月学校宣布启动调查至今,真相并没有离公众更近一步。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