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很多人发现山东济南街头的泉水直饮点上多了一个二维码,改变了之前的取水方式,扫码一次出水15秒,一人一天最多可扫码10次。济南历下区市政部门表示,扫码取水的方式是今年8月31日开始全面普及的,主要是为了防止此前一人接十多桶的不文明用水现象。
众所周知,济南泉水众多,被称为“泉城”。泉水也是济南的一张城市名片,吸引了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从几年前开始,济南市设置了上百处泉水直饮点:将泉水引出来,经过净化处理,输送到直饮点,方便大家饮用清冽的泉水。这样的设计方便了市民和游客,推广了泉城文化,也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景致。不过,也招致了一些跟设计初衷不那么协调的行为。
“直饮水”变“直取水”
有一些不自觉的市民,在直饮点不停取水,大桶小瓶水管漏斗齐上阵。占用、浪费公共资源,耽误其他人使用,也影响城市形象,看了直让人摇头。纵然有提示标志,志愿者和管理人员的巡查劝说,这种现象仍然无法根治,有的一接就是几桶,还开着三轮车来。他们也被称为“大桶客”。
据济南历下区市政工程管理局生产计划科副科长蒲海滨介绍,扫码取水的改造其实两个多月前就已经开始,目前济南大明湖周边的核心区域所有的泉水直饮点都已经完成了改造。“扫码一次出水15秒左右,大约250ml,每个人每天最多扫码10次。”这样的改造,同时有节约用水的考量。
斗智斗勇
其实,这已经不是市政相关部门第一次采取措施防止“大桶客”式的不文明取水了。
2017年3月,直饮水设施的维护人员对直饮水点的供水龙头进行改造,将原来的锥形金属出水口拆除,安装上内嵌式塑料出水口,直径只有1厘米。这样出水口无法套上水管,以防止长时间取水的情况。
尽管是按压取水,还改造了出水口,不过,“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大桶客”为了取水也是开动了脑筋,还发明了特殊的接水软管,乐此不疲。毕竟这泉水清冽怡人,又不用花钱,花点心思时间也是值得的,别人喝不喝、怎么看也就顾不上了,难怪他们如此“上心”。
不得已之下,市政相关部门引进了这种扫码取水的方式,也调研了正常所需的取水量,能够让真正有需要的市民和游客满足需求,也通过节流的方式切断了“大桶客”的持续性水源。这样的举措保障设计初衷的同时也能解决问题,值得我们点赞。
不过,“大桶客”们似乎并不买账,扫码取水改造后,有人发现一些直饮水的设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有的水龙头连着水管被拔了出来。蒲海滨表示,目前95%的直饮点运行都很正常,损坏确实存在,但是并不多见,目前也安排专人24小时巡逻维护。
也有声音表示:不会用智能手机的人群该怎么办呢?对此,蒲海滨说,下一步市政可能为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提供刷老年证或者身份证之类的服务,也可以取水,效果和二维码扫水是一样的效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