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谈单田芳去世:评书界恩怨是否随着他一起走了(3)

www.antiquew.cn/news/ 2018-09-15 12:45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单田芳(左)与师傅李庆海单田芳(左)与师傅李庆海

文革时期,曾经的鞍山青年劳动模范,评书界的新星单田芳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和师侄杨田荣在营口于干沟接受劳改,其实背后不能说没有着鞍山市曲艺团内部的帮派门户江湖纷争的政治化因素。

改革开放后,先一步被平反的东北大鼓门也在评书影像市场兴起之初独占鳌头,刘兰芳靠着70年代末的一部《杨家将》奠定了关外评书界的领军人物地位,并且一举成为全国说唱界的最高领导之一(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主席,党组副书记)。

不过,这段历史随着评书前辈们的一一老去,再加上为尊者讳的宜粗不宜细的回忆解读模式,门户之见怨意渐平,各方也都不愿意再提起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关外与京城的书场

目前整个北方评书界的江湖恩怨,门派的区隔倒是次要的,而是主要以地域划分的形式表现出来。

说起评书界的地域纷争,细讲的话完全可以写一本很厚的书,但主线仿佛只有一条:关内与关外,这和相声界的地域撕x主要来自京津两地是不一样的。

说起京派评书,不得不提北京评书名家连丽如。连老太太今年75岁了,依然活跃在北京书馆的第一线,声震屋瓦,威力不减当年。

连丽如的父亲是和袁阔成同一辈分的连阔如,镶黄旗,是满人贵族的后代。连丽如18岁就进了北京宣武说唱团,是北京评书界当时唯一的一线女演员,开蒙书是《东汉演义》,家传的绝活。

连丽如在年轻的时候就有北京满人大妞的倔强和执拗,在回忆录中,她用了至少六章的篇幅大谈五六十年代如何和北京曲艺团的领导斗智斗勇,叙述了和同样是宣武说唱团演员,1962军队复原回家丈夫贾建国一起,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如何维护北京评书界尊严的故事。但是随着60年代中期政治形势的逐渐复杂化,逼迫改说新书的“连派”也进入寒冬期。1966年到1978年,宣武说唱团整整解散了12年,连丽如也整整告别评书舞台12年。

当1979年,宣武说唱团重新组建之后,她在自传中有如下话语:“当一个人的尊严被无情践踏的时候,心理的压抑和愤懑会凝聚成一种力量,一种反弹,性格越是坚强,反作用力就越是巨大……”

连丽如在宣南书馆演连丽如在宣南书馆演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重新扬帆起航的中国评书界,关内关外的斗法也正式拉开了帷幕。常听评书的老观众提起单田芳、田连元和刘兰芳哪个不知哪个不晓?如果把近十年来评书大家做一个排名,把这三位排进前三也未必那么不合理。

这三位其实都是辽宁人。虽然单田芳祖籍鲁中,田连元出生在长春,但他们坐科和事业的起步都始于辽东,这恐怕不是一个偶然。

单田芳(左一)、田连元(左二)和刘兰芳(右一)单田芳(左一)、田连元(左二)和刘兰芳(右一)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