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家出台各种惠民政策,让倪芳芬和同事们的工作更加充实。2011年,为贯彻落实《关于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实施意见》,倪芳芬负责搜集可享受该政策的人员信息。
“特别是外地的务工人员,我要及时与他们取得联系,第一时间向他们解释这项优惠政策,帮助他们争取最大权益。”这项任务繁杂琐碎,却非常关键。
由于政策实施有一定的时限性,那阵子每天来办理业务的群众络绎不绝。她和局里同事日夜连轴转,终于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将680多万元养老补助款及时准确地发放到符合条件的群众手里。
忙着工作,倪芳芬总觉得愧对家人。丈夫在岛外工作,周末才能回家,儿子只能由她来照顾。由于她下班晚,回家时孩子已经饥肠辘辘。清水捞面,拌上一点麻油,一碗简单的麻油拌面,他都能吃得狼吞虎咽。
“儿子小时候,曾说我是个不称职的妈妈。”一天,儿子突然对倪芳芬说,“提起你的名字,同学的妈妈们都说你很厉害!”看儿子那么自豪,倪芳芬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社保工作虽然琐碎辛苦,但群众从这些惠民政策中找到的获得感,正是我收获的幸福感。”
倪芳芬的新目标:办事不出岛
舟山市住人的岛有近百个,岛际交通不便,基层群众办事成本高。特别是对于洋山群众而言,每天仅有两班接驳船往返海岛之间,群众办理失业职工证、报销大额医药费等业务,需要住一晚才能回家,既费时也费钱。
2017年,浙江启动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舟山立足海岛实际,提出了“办事不出岛”的目标。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整理大量数据,洋山分局的工作人员一时感到压力很大。倪芳芬就动员大家:“这可是一件大好事。现在我们忙一点,以后老百姓办事可就方便了,只要数据‘跑起来’,老百姓们在家门口就能把事情办好了,既方便了他们,也解放我们自己啊。”
随着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不断推进,这座通行不便的海岛搭建起了信息数据流通的桥梁,倪芳芬的工作也有了可喜变化:新安装的读卡器、高拍仪等设备,真正实现了业务档案电子化和窗口办事无纸化。
在自己的生活中从不计较的倪芳芬,为老百姓算了一笔账:“如今,同样是办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原来要跑5个地方,花一天半的时间;现在只要花10分钟,在社区填一张表就行,这中间,光路费和住宿费,就能省下300多元。”
当“互联网+”浪潮涌向这个小岛,倪芳芬正以“办事不出岛”为目标,为海岛群众办好一件件的“关键小事”。
【记者手记】
浙江省“最美人社人”倪芳芬接受采访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还在单位加班。她说,常常是下了班匆忙回家给儿子做了饭,又返回单位继续工作了。
在洋山人眼里,倪芬芳不像一个分局局长,更像洋山人的好闺女。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阿芬”,这个普通又亲切的称呼,代表的是人社人获得的最高赞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