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市昭阳区秃尾河黑臭了30多年,如今正在大力偿还生态欠账
这条黑臭河终于变了模样(绿色焦点·怎样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③)
云南昭通市昭阳区治理后的河道。
资料图片
“老昭通人”饶兰英没想到,到了晚年,自己竟看到秃尾河越来越清了。
云南省昭通市,秃尾河穿城而过。在两年前,黑臭了30多年的秃尾河上榜住建部公布的黑臭水体名单。整治力度由此加大,转变随即逐步发生。
人口膨胀、城市扩大、排污设施落后等因素,导致水体黑臭
在昭通城区,穿城而过的除了秃尾河,还有一条利济河,都曾是黑臭水体。
河流何时开始变得黑臭?60多岁的饶兰英说,因为修路拆迁,上世纪80年代末,饶兰英一家将房子建到了秃尾河边,“那会儿秃尾河就又黑又臭。”
院墙修到了河堤上,水里的臭味连同繁衍的蚊蝇,时不时穿厕入房。
建房之初,村里通知饶兰英家:房子院墙要离河岸最少3米远,可眼见着周围邻居都把院墙甚至房子修到了岸堤上,饶兰英按捺不住,也“拓展”了院墙。“我看别人把房子建到了岸边,没被拆,我也就跟着建了嘛。”
前期监管缺位,家家户户攀比。于是,在昭阳城区,几乎所有沿河居民的院墙都沿河堤而建,甚至有的住户将阳台伸到了河面之上。“有的地方根本算不上河,都快堵成沟了。除了黑臭,还由于河道被侵占,利济河、秃尾河到了雨季时常发生洪涝。”昭阳区常务副区长何枢说。
污染河流的,也不会被河流善待。
知道把房子修到河堤上不合法,饶兰英心虚,没敢建高层,在河堤3米范围内只盖了一层楼,作为厕所和厨房。沿河居民深受黑臭水体之害不假,可某种意义上说,水体黑臭,沿河居民也是主要污染者。“厨房、厕所污水没处排,大家就都把管子接到了河岸边。”饶兰英说。
“大家都这样”,这成了不少沿河居民的口头禅。“我们都把房子修到了岸堤边,都把污水排到了河里边。结果,我们也都深受黑臭水体之害。”饶兰英说。
“产生黑臭水体的‘历史原因’,说来话长:人口膨胀导致城市扩大,缺少规划导致建筑无序发展,基础设施特别是排污设施落后导致居民污水无处可排、垃圾没地方倒,居民环保意识差导致偷排乱倒,管理缺失导致违法行为得不到制止,反而愈演愈烈。”何枢说,提历史原因并非逃避责任,而是为了想办法对症下药。“把这些年形成的问题解决了,黑臭水体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
沿河97%的违建已被拆除,居民点赞治理进展
秃尾河、利济河的改变,发生在最近这几年。2013年底,市、区政府决定实施建设美丽昭阳三年行动计划,治理水体、提升人居环境。2016年秃尾河、利济河上榜住建部黑臭水体名单后,治理进一步加强。
“水体黑臭,一是因为淤积了30多年的污泥,有的河段污泥1米多厚;二是沿河居民源源不断往里直排污水。”何枢认为,昭通黑臭水体治理,主要解决两项工作:去污染存量,减增量。
积累的河岸垃圾、湖底淤泥好清理,关键是要管住增量,不能这边刚治理好,那边又有偷排乱倒现象。“想要管住偷排乱倒,首先要让污水有地方排、垃圾有地方倒。沿河住户的排污管接入干管后,我们才能对以前的直排口进行封堵。”何枢说。
不过,沿河排污干管的建设,不可避免需要拆除沿河违建。不拆违,就没法埋设排污管,更别说对河岸进行绿化、美化。拆除违建,才能腾出河道治理空间。
“利济河为啥治理要比秃尾河快?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拆违数量相对较少。”何枢说,部分违章建筑存在了几十年,有些人出生起就住在那里,现在告诉对方那是违建,必须拿出依据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