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一只猫,我现在就要一只猫。要是我不能有长头发,也不能有任何有趣的东西,我总可以有只猫吧。”
前者来自著名作家海明威,后者来自千千万万活跃于网络上“云养猫”的你和我。
“吸猫”已经成为了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35岁以下是吸猫重灾区,不是在养猫,就是在云吸猫。35岁以上的人群则进入潜伏期,“养只猫吧”或是解决中年危机的最后一根稻草。
人类到底是如何臣服于喵星人的?
公元前三千年,尼罗河边,生活着一群深受鼠患困扰的人民。后来他们建成了金字塔,创造了木乃伊,但在这一切之前,他们连老鼠都解决不了。
粮食被吃光,住所被破坏,在古埃及人走投无路的时候,“猫”出现了,以捕鼠能手的身份,带领埃及人民走上了发财致富小康之路。
可以想见,从那时起,猫,就是人类之光。
为了解决鼠患,古埃及人开始了有意识的保护和圈养非洲野猫(Felis silvestris),以埃及崇拜的巴斯特女神为猫命名,开始了猫咪崇拜第一步。
在埃及,屠猫的人会被处以死刑,猫是带来了财富和粮食的神灵。在考古挖掘之中,以猫为形象的陪葬品屡屡出现,甚至在法老身边出现了猫咪木乃伊。
而视猫为女神的埃及人花了多少年才能顺利的与猫同行,甚至平起平坐呢?近两千年。
从第一王朝时期开始驯养,直至十八王朝时期才出现了成功驯养家猫的证据。在尼罗河畔底比斯古墓出土的石雕,描述了在一张坐椅下一只猫拥抱着一只肥大的鹅,有一只猴子和猫一起嬉戏。此时,猫终于放低了自己野兽的身段,勉强开始了与人类的同居生活。
埃及有猫了,然而隔海相望的希腊人还依靠着猫头鹰的临幸以消灭鼠患。
远航的希腊商人在埃及港口偶然看见了这种奇妙的动物,就立刻向国王报告了猫的用处。国王不惜重金向埃及国王购买,被拒绝后又上演了争夺猫咪的“无间道”,秘密地向埃及派遣间谍,在城市和乡间设法偷一只猫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