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食物最为体面丰富的想象,可能存在于相声中。《报菜名》里从“蒸羊羔”、“蒸熊掌”到 “腌苤蓝丝儿”的菜品,是当时民间对宫廷大宴“满汉全席”的意淫和向往。这些菜名无外乎基本的烹饪方法加上食材的名字,却能带给当时的听众极大的愉悦和刺激,让人产生“悔不生在帝王家”的深深怅恨。
转入21世纪,这种根植血脉的对宴会规模和食材品质的想象,终于随着鼓起来的腰包,有了落实在餐桌上的可能性。不少京城的餐厅因地制宜推出满汉全席宴会,价格在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不仅有“宫廷餐具”“宫廷座椅”的加持,甚至有“宫廷厨师”后人的认证,“保证您吃到最正宗的宫廷盛宴”。
满汉全席的曝光度与日俱增,应用范围也日渐推广。部分商家推出的“满汉全席”,不需要亲自到餐厅,也不需要漫长的等待繁琐的仪式,只需要几百元就可以收到装有十几道菜品的红色礼盒。利用微波炉,就可以将古人的至善尽美的宴会搬到自己家里的餐桌上。
但事实上,你反复咀嚼,试图感受到一丝皇家气息的那桌菜,从未被任何一个清朝皇帝吃到过。
满席,不吃肉怎么行
从清朝的老祖宗努尔哈赤、皇太极开始,清朝贵族的饮食习惯就可谓是代代相传一脉相承。既不需要咖啡红酒陪衬,也不必奏响交响乐,宴会的规格高不高,看看杀了多少牛羊猪便知。
2018年2月5日,北京,村民杀年猪迎新年 ,屠宰场的锅里装满了待分的羊头/视觉中国
例如,皇太极天聪十年(1636年)正月十六日,为了庆祝皇太极之女玛喀塔格格与察哈尔之子额尔克孔果尔的“满蒙联姻”的成功,皇太极诏令诸贝勒大臣一同赴宴,“杀牲九十”。
同年二月二十二日 , 和硕贝勒济尔哈朗成婚,再度摆了一百二十桌大席,屠宰牛马羊达八十一只。仅仅过了十天,为了迎接科尔沁部的使者,皇太极出关盛京,格格、额驸居然就在他们与皇太极碰面的地方摆了一桌“随便”的宴席,这段便饭也用了一匹马两头牛和二十四头羊做食材。
可见,这种大量屠宰牲畜办宴会的习惯,不仅最高领导人十分钟爱,在他的下属、亲戚们当中也是照虎画猫、蔚然成风。
为了保持贵族的满族血统,不许沾染“汉人习气”,皇太极还曾下令“凡祭享明堂,必须手自割俎,以昭诚敬”,这就给了后来的清朝皇帝们一道紧箍咒:不仅要爱吃肉,还要亲自割肉。这样割肉吃肉的风气,即使由爱护动物的最高统治者出马,也没能完全革除。
2012年3月15日,青岛,胶南塔桥村是远近闻名的“全羊村”,王宝玉杀羊的手艺是从老辈传下来的/视觉中国
发表评论